本文来源:链新,作者:陈刚
近日,建行在其手机银行App中开放针对普通用户的央行数字货币钱包。
不过,当很多人兴奋地想要去尝鲜时,却发现这个功能在上线一个多小时后就关闭了。建行方面对此回应称:这是技术研发过程中开展的相关功能测试,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目前本次测试已结束。
虽然空欢喜一场,但也意味着DC/EP又近了一步。据《链新》此前报道,目前已知的本次建行开通测试的地区包括苏州、深圳、石家庄、上海、广州、郑州、云南文山、浙江诸暨、安徽芜湖、山西临汾、江苏南通、河北唐山等地,覆盖地区远超此前披露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和冬奥会场景试点范围。
天阳科技:公司早期已参与到建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开发与测试工作中:9月14日消息,有投资者向天阳科技提问, 由美团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发起的“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建行数字货币系统是否融入公司技术?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早期已参与到建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开发与测试工作中,相关业务也已相继落地。(同花顺财经)[2021/9/14 23:24:15]
不过,DC/EP离大规模正式落地恐怕还为时尚早。8月3日,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指出,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意味着至少在2020年内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也有人根据DC/EP在冬奥会场景进行封闭内测试点来推测,至少在2022年冬奥会之前,DC/EP还不会大规模铺开。
建行行长刘桂平:将在数字金融、数字货币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10月23日消息,10月21日至23日,2020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在金融科技与创新暨第二届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发表主题演讲表示,建设银行将充分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为北京金融创新增添新活力新动力。
一是在金融管理领域发力,二是在科技金融创新领域发力,三是在金融科技风险监控领域发力。刘桂平表示,建设银行将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货币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贡献智慧和方案。(中新网)[2020/10/23]
央行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专门小组,针对开发法定数字货币进行研究,至今已有6年时间,但目前仍处于小范围的内测试点。央行谨慎低调的背后,DC/EP大规模落地还有哪些障碍?在技术支撑、运行机制、风险防范、监管等方面临哪些挑战?
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一类钱包余额上限50万元,单笔交易限额5万元: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今日已上线,仅限部分测试地区开通。建行APP显示,“数字人民币钱包”(一类钱包)余额上限为50万元,单笔交易限额为5万元,日限额为10万元,年限额为50万元。
“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协议指出,“数字货币钱包”类型可分为一类钱包、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二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30万元;三类钱包余额上限为2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2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5万元;四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2020/8/29]
真实流通环境的安全、效率考验
动态 | 建行和腾讯达成合作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据腾讯云消息,中国建设银行与腾讯今日在深圳签署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宣布共同成立“建设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共同搭建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创新技术研究、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创新产品孵化。[2019/4/3]
去年9月,央行行长易纲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介绍DC/EP时表示:“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表,我觉得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特别是数字货币如果跨境使用,这里面还有反、反恐融资、反避税天堂和‘知道你的客户’等一系列的监管要求。”
也就是说,在DC/EP大规模流通前,还需要在“硬件”、“软件”两大层面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动态 | 2018年深圳建行将加快区块链等五大核心能力建设:2018年,深圳建行将全面实施金融科技引领战略,对标先进金融科技公司,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五大核心能力建设,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普惠金融、住房租赁等国家政策导向、区域、市场热点,重点推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落地。[2018/7/5]
技术方面,央行相关人士此前多次提到,DC/EP不预设技术路线,也不一定要采用区块链技术。据了解,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最后会择优而选用。有专业人士向《链新》指出,DC/EP经历6年的研发长跑,经过修订、开发、测试、运行等各环节,想必技术本身已经趋于成熟,毕竟已开始在苏州、深圳等地的特定场景试点应用了。
不过,相比目前封闭内测的“真空”环境,未来大规模流通的真实场景在支付清算的高并发、安全性方面提出了几何级的挑战。比如针对零售支付场景,前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认为,至少要达到每秒30万笔的高并发需求。
更大的难题是,真实流通场景中的应对方案是无法“实战演习”的,只能通过假设条件下的压力测试预演和试点范围不断扩容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注定DC/EP的内测试点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正如区块链存在“去中心、安全性、高性能”难以兼得的三角难题,DC/EP同样需要在支付清算的安全性、风险监管的严密性与结算的效率、成本之间做出有效评估与合理取舍。
正因为此,央行对数字法币高度重视、积极研究,但一直谨慎低调、稳扎稳打,相比普通公众的跃跃欲试,央行始终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冷静,甚至是克制。
双层运行体系下与电子货币的矛盾
在“软件”方面,北大经济学博士、知密大学创始人刘昌用认为,DC/EP落地存在四大方面的障碍。
一是与对利益的调整。推进DC/EP,显然是有利于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经济形态的,但是对于传统金融,特别是参与货币创造的银行体系会造成利益的损失。因此,DC/EP的落地程度还要取决于利益的博弈。
二是对金融安全以及数字货币管理能力的挑战。如何在保障金融稳定和防止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发挥数字货币的优势,这是一个难题,比如匿名性与金融风险的问题。
对此,DC/EP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可控匿名”,既像现金一样保证了高效流通和个人信息保护,监管部门又可通过“后台实名”来开展反、反恐怖融资等监管活动。
第三个障碍是国际竞争激烈,各国之间相互制衡。在中国推动DC/EP的同时,其他国家的数字法币体系也在积极推动,同时还有像Libra这种名义上超主权,实际却带有明显主权偏好的新型数字货币的挑战。
第四个障碍是会给中国货币体系带来复杂的变化。据央行方面此前披露,DC/EP采用双层框架,即央行先把DC/EP兑换给商业银行等运营机构,再由商业银行兑换给公众。DC/EP对标M0,短期内不触动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和流通功能。但在两种货币并行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双层框架的稳定性?
如果双层框架最终走向单层,要么传统电子货币占据上风,DC/EP被“雪藏”起来,逐步退出市场流通,这就意味着DC/EP发行失败;要么DC/EP供给充足,这就极大地触动商业银行利益,还可能导致央行对货币金融的过度管控。
对于这一点,王永利则提出疑问:按照DC/EP替代M0的定位,就意味着货币总量的95%以上依然保持现行的电子货币模式。DC/EP仅仅替代现金,而不是替代所有货币,其实际作用和价值到底有多大,投入产出的优势在哪里?现行的电子货币体系是否稍作改进就可以发挥类似作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DC/EP如何控制使用范围与总量规模,才能不对存款形成冲击,又能充分发挥作用?
他认为,如果DC/EP严格控制在M0范围内,并不会对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存款及支付业务产生多少冲击。但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双层运营体系似乎没有任何必要,完全可以考虑实施央行一层运营体系,允许社会主体直接在央行平台上注册和办理收付。
总之,货币体系的变革影响极其广泛和深刻,必须非常小心谨慎。DC/EP能否顺利推出,根本上取决于其本身的吸引力与实际功效,如对整个经济体系有无冲击、国家是否对技术和运行有信心、公众是否对其安全性和便捷性认可等。
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看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而与发不发行DC/EP关系不大。
标签:比特币MICTRATMICRO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CellETFMirrored MicrosoftSTRATMicroBitcoin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暴利的地方,少不了。DeFi挖矿,可以说是暴利了。挖矿项目上来就是年化收益率上万。因此,挖矿也是鱼龙混杂,项目横行,fork一下,就可以开挖.
很多比特币信仰者认为,比特币下一个里程碑事件是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巨头公司的储备货币。现在这一比特币的新叙事越来越有可能成真.
Turbo-Geth作为一个纯粹出于好奇心的项目,始于2017年。一开始是为了探究基于trie的数据库模式的替代方案.
世界各国央行继续推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计划,最近的声明表明,此类计划将补充现有的支付方式,而不是试图取代它们.
作者:cncoin,本文原发于“彩云区块链”这段时间,DEFI一直作为热门话题中的热门,不断被人讨论,皆因流动性挖矿这样的一个概念被市场引爆,并引发了新一轮的赚钱效应.
四大咨询公司之一的安永发布了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企业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安永港澳主管合伙人:中央会致力发展区块链等新产业:金色财经报道,安永香港及澳门区主管合伙人李舜儿表示,企业仍看好湾区前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