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然而,在缅甸的这样一个地方,有着“山寨中国”的称号,这个地方就是佤邦。生活在约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佤邦人,不仅讲着汉语,而且还花着人民币,使用着中国出版的教科书。在疫情期间,佤邦更是曾拿出国内的48万只口罩,援助中国。
那么,这个号称“山寨中国”的佤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山寨“中国”,究竟在什么地方?
要说起佤邦,它可能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地方之一。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谷歌地图上,你可以找到百慕大三角的位置,但是你不一定能找到佤邦。而且,佤邦更是世界上最难办理签证的地方之一。但是,这依然不妨碍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冒险家抵达至此,用双脚和镜头揭开这个“山寨”中国的神秘面纱。
从维基百科给出的地图来看,佤邦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地区,而是整体由南、北两部分构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佤”和“南佤”。其中北佤地区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和我国的云南省接壤,据说最近的地方仅和云南隔着一条河的距离;而南佤地区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和泰国接壤。将北佤和南佤分割开的,是缅甸联邦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掸邦,同样有着大量的华人居住,而这又需要我们去讲另外一个故事了。
但无论是北佤还是南佤,它们实际上都位于缅甸的东部地区,毗邻掸邦高原。这形成了佤邦重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险峻地形。无论是北佤还是南佤,狭小的领土里山地的面积占比都高达95%,只有不足5%的土地是方便进行农业耕种和城市建设的平坝地区。然而,北佤和南佤还是有着一些不同之处的:那就是北佤因为所在的地球纬度更高,因此有相当部分地区偏向于高寒山地气候;而南佤虽然同样山地众多,却因纬度更低,国土上因此湿热泥泞,热带丛林密布。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北向南游览佤邦的风貌,看过寒原高山,见过丛林重峦,虽然只是踏足了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就好像真的将华夏的南北风光游览了一遍。除此之外,佤邦的江河也是值得一看的风景:其中,起源于我国西藏安多县境内的怒江,经过九曲蜿蜒,流淌至佤邦的西部南邓区,将佤邦与缅甸联邦其他各地分隔开来,成为了天然的界河。在河岸边,人们能经常看到架着皮艇,挑战激流的冒险者,又或者是孤舟蓑笠翁的垂钓人。他们共同构筑成了佤邦江河既是静谧,却又生机盎然的天然图景。
然而,以上的描述却仅仅只是佤邦秀丽山川的冰河一角,倘若你有幸来到佤邦游玩,你会发现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山寨”中国,如何在缅甸生根发芽
倘若蒙上你的双眼,带你乘坐飞机降落到佤邦,然后再揭开你的眼罩,告诉你现在飞机所降落的城市,正是中国的一处三四线城市时,我想你会多半相信在这个情景里,我为你讲下的谎言,对于一些未曾来到过中国的海外游客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缅甸国内的佤邦,确实实在是和中国太像了。当你游历完佤邦的南北,看过这里的风土人情,恐怕你也会经不住大声疾呼:“你不要我,这就是中国!”
世界语言学学者沃尔夫曾说:“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想象,它构成了我们赖以栖息的环境。”而当你走进佤邦的城市,你会发现这里会有大大小小写满汉语的牌匾,映入你的眼帘:无论是在佤邦边境上的“缅甸佤邦欢迎您”,还是琳琅满目的超市和商店,甚至是粘贴在电线杆上和墙角处的小广告,你都会发现,上面书写满了我们所共同熟悉的文字:汉语。尽管佤邦官方曾经规定,缅甸佤邦的官方语言有现代标准汉语、佤语和缅甸语三种语言,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汉语的使用还是占据了大多数。
语言是一个沉睡于民族血脉里的灵魂,它因彼此身份之间的认同,纵便在千年的历史时空里踉踉跄跄,却也依然传递至今。但是,能让具有千年历史的预言走到今天,还颠扑不破的,除了那份血脉相连的身份认同感之外,更有一个国家对民族语言的重视程度:在佤邦,现代汉语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普及,与佤邦当地的教育,更是离不开关系。曾经采访过佤邦的记者,走进佤邦的小学时,十分惊讶地发现:在小学里,佤邦孩子们的手中都有一本用中文印制的语文教材课本,其中更有不少就是源自中国本土的出版社发行。像反映华夏大地壮美山河的《钱塘江大潮》,等等诸如此类的小学课文名篇,更是被佤邦当地语文教学全部收揽,用以教育学生的语文课程。
但是,高普及率的教育,也意味着高昂的教育投资以及基础设施的发达。而佤邦令人叹为观止的语文课程教育,正是建立于二者之上。在佤邦,人们不仅能看到成立于各地的中学、小学,更能在漫步游历佤邦的过程中,享受着佤邦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的公路、大桥,在生病时能够及时找到周边的门诊、医院进行第一时间的救治。对基建上的重视,也恰恰是佤邦和中国的相似之处,这让佤邦一度成为了缅甸联邦内基建设施最为发达的一个邦之一。在英国BBC的记者参观完佤邦的基建成绩之后,都不由得发出感叹:“不管佤邦的钱是怎么来的,他所投资的基建确实到了令周边邦,甚至国家都会觉得眼红的程度。”
发出过这样感慨的英国记者,或许并不了解英国和佤邦之间曾经的那段历史:在几百年前,曾在此殖民的英国人还因此地穷山恶水,而称佤邦为“蛮佤”,但时至今日,这里却成为了他们自己都由衷赞叹不已的地方。
可不得不提的是,虽然英国记者都发出了对佤邦的赞叹,但是在对佤邦称赞的这一段话中,我们还是不由得看出西方媒体传统的那一股“酸味”,什么叫做“不管佤邦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事实上,今天的佤邦,以橡胶种植业、茶叶种植业为主。在前文中我们曾经说过,佤邦95%的土地都是高原山地,这种险峻狭长的地势,注定佤邦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或者是工业建设。因此,佤邦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可依山傍水的经济作物种植业。也正是中国,在佤邦的经济发展中,帮助佤邦指明了一条去路,让佤邦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分工格局下,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位置。
时至今日,佤邦的橡胶种植业已经达到了22万亩的规模,不少佤邦居民正是依靠着橡胶种植发家致富,而这也为佤邦政府提供了数不尽的税源,帮助佤邦进行更大规模造福于民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进行橡胶种植和茶叶种植以外,佤邦另外发达的产业便是采矿业,缅甸自身就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盛产锡、钨、锌等诸多矿产,而又以红宝石和翡翠在全球最为出名。而缅甸的相当部分矿产,正是位于坐落其东部的佤邦,佤邦盛产锡、锌两种矿物,也产少量的黄金,其中有相当部分出口于中国,而这成为了继经济作物种植以外,佤邦蓬勃发展的第二财富来源。
随着生产规模的与日俱增,寻找到一种可以促使商品自由流通的货币也必然会被提上议程。而在佤邦这个地方,人们用来交易的货币,也并不是缅甸国内流通的缅元,而是让中国人感到和蔼可亲的人民币。在佤邦地区内,开设有多家的银行都是以接受人民币为主。如果要是有中国游客前来佤邦游玩,那么带上人民币会十分方便;但如果是缅甸联邦内其他邦的游客来到佤邦游玩,反而会因为货币的汇率兑换感到头痛不已,这也让佤邦几乎成为了缅甸联邦内独一无二的经济单元。那么时至今日,人民币和佤邦之间的汇率大概是多少呢?答案是1:280。
和中国相通的汉语文字,在中国指明路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中国国内流通的人民币,共同构成了坐落于缅甸东部的“山寨”中国佤邦,让佤邦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神秘,却也是名声上最为让人知晓的地方。但是,佤邦之所以能够这么出名,并不是因为它的“山寨”,而是它“山寨”背后的中国。
“山寨”中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佤邦的“山寨”中国,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早在几百年前的佤邦,还并不是“山寨”版的中国,而是真正的中国。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元代的镇康路,明朝的孟三府,清朝的改土归流,都是佤邦曾经身为华夏一部分的印记。
然而遗憾的是,1840年的一声炮响,换来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苦难。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佤邦作为一个西南边陲的游子,因种种原因脱离了华夏的怀抱,从此便再也没有回来。期间所发生的种种往事,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既往的历史资料,去探析佤邦发展至今的脉络。
2020年新冠疫情之际,佤邦曾向中国慷慨解囊,捐赠出48万只医用口罩。而中国也是投桃报李,在疫情好转之后就帮助佤邦进行疫苗的普及接种。同年,佤邦领导人鲍有祥表示:未来“一带一路”的红利,将惠及佤邦的每一位人民。中佤双方的情感,在其中不言而喻。
曾历经百年烽火硝烟和颠沛流离的中佤,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斩断彼此之间的血脉相连。若抛开对百年苦难的铭记和执念,或许能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个3万平方公里驻足的炎黄子孙,如今也正快乐地活着。
单旗的货币数量论 单旗曾任春秋后期周景王的卿士,史称单穆公。在单旗之前,虽有《逸周书》“作母以行其子,的记载,却无系统和理论阐述,尚称不上货币数量论,且有学者疑此说为后人伪托.
工业社会靠电力,智能社会靠算力,尖端科研靠高性能计算。远到无穷无尽的宇宙、暗物质,深到3500以下的黑暗深海,近到每一个人身上的细胞结构,这些研究无一不需要复杂、精密的精算能力.
鞭牛士12月30日消息,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运输贮藏类“花瓣地图”商标流程变更为“驳回复审”,该商标申请于2021年1月.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考研真题精选内容简介本书是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
来源:央视财经 近日,数字人民币App正式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7日,京东、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滴滴出行等49家平台已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
撰文|邱书婉 来源|界面艺术 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表达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高级方式。我们通过艺术去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