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是否会携带病?将其放入微波炉加热能否起到消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不能消,还可能造成人民币毁损、灭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制造人民币的材料主要成分是短棉绒,同时纸币上还有油墨、金属安全线等,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极易被点燃,同时正在运行的微波炉极有可能引起电器爆炸,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2月23日中午,一位阿姨携带装有若干张5元、10元面值人民币的保鲜袋来到农行上海徐汇凌云路支行寻求帮助。原来她道听途说,误以为将纸币置于微波炉中加热可以起到消作用。
萨尔瓦多汇款公司对采用比特币持观望态度:萨尔瓦多汇款公司可能不支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除非客户需求促使其这样做,这可能会导致当地支付行业陷入僵局。Autonomous Research 金融科技分析师 Kenneth Suchoski表示,全球只有不到 1% 的跨境汇款是使用加密资产进行的。(cointelegraph)[2021/6/14 23:35:35]
无独有偶,近日,家住江苏无锡的李阿姨怀疑人民币上可能沾染“新冠肺炎病”,她听说微波可以消,于是把3000多元现金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结果,经过加热的纸币大部分碳化至黑色。心痛不已的李阿姨只能到银行寻求帮助。
比特币链上发生13亿美元大额转账:根据链上数据,6月11日,一位匿名比特币交易员在三次交易中,仅在一分钟内转移了132255枚比特币,约合13亿美元。这些交易发生时,比特币价格仍处于1万美元的关键阻力位之下。社区猜测该笔大额转账系某交易所或托管机构进行,Reddit上的一名用户猜测转移方为Coinbase Custody。(Cointelegraph)[2020/6/11]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投资者需要意识到比特币的下跌潜力: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称,投资者需要意识到比特币的下跌潜力,可能会带来损失。[2017/12/20]
图片来源于网络庆幸的是,上述两则新闻的当事人家中均未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的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因此,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鉴别、清点、确认后,当事人都不同程度地兑换回来了崭新的人民币,挽回了经济损失。
那么,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的规则是什么呢?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对于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对于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但是,如果残缺人民币属于以下几种情况,则不予兑换:
1.票面残缺二分之一以上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不能辨别真假者;
3.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
同时,不予兑换的残缺人民币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打洞作废,不得流通使用。
虽然将纸币放入微波炉加热的硬核消方法确实不可取,但是当事人的防范意识还是十分值得提倡的。那么,我们进一步思考,疫情期间,从银行取出来的钱会携带病吗?使用现金安全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从银行取出来的现金是相对安全的,因为银行会对人民币进行严格的消,银行的工作人员把收到的现金用酒精消后单独存放,再进行紫外线消,最后再将消的现金向金库缴存,不再向社会流通。即人民币现金到银行之后,要泡“酒精澡”、晒“紫外线”,最后被还要被“隔离”,限制流通。同时,银行向客户支付的现金则是从人民银行金库调取的,已经过专业消,相对安全,可以放心使用。但是这部分现金一旦在市场流通,接触杂乱的环境和人群,必然会附带很多细菌和病,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是尽量减少现金的使用,一旦接触现金一定要洗手消。
最后,希望广大群众理性防疫,科学防疫,爱护并安全使用人民币。
从争抢百万TPS,到比拼DApp生态,公链已经成为了整个加密生态的基础设施,所以一直备受关注。同时,随着跨链、分片、隐私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公链距离大规模场景落地越来越近.
据Bitcoinisit3月4日报道,有42%的比特币在至少两年内没有任何链上交易,达到了自2017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比例.
社区热议:bZx引发的DeFi危机攻击者通过控制DeFi贷款协议bZx的方式,获得了35万美元的「收益」,其手法在DeFi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闪电贷FlashLoan」这个新物种.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是一个分散的信任机制过去,区块链主要用于比特币。直到最近六个月,区块链已经逐渐开始有了一些其他的应用,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CoinMarketCap是最受欢迎的加密数据网站之一,在过去六个月中吸引了2.072亿访客。另一方面,Binance在过去六个月中吸引了1.138亿访客.
代币原指一种形状及尺寸与货币相似,具有支付职能和指定流通范围的货币代用品。早期,代币主要以购物券、电子消费卡等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