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Web3的世界里:去中心化技术,大众所欲也;应用价值,亦大众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本文将尝试解析我们所憧憬的Web3景象与现实的生态建设之间的鸿沟,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破局路径。全文将分为上篇·悖论和下篇·破局分别发布。
在Web3滚滚席卷而来的概念狂潮中,一系列奇思妙想的DAPP生根发芽,在去中心化思想滋养下,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NFT
DEXUniswap
Compound、Maker、Aave
USDC、DAI
Filecoin
LabDAO
Toucan
Golden
Radicle
Helium
……
然而,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CloudFlare一崩溃,预言机停止吟诵,交易所无法撮合……大部分项目折戟成沙。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底层架构支撑不起符合大众使用习惯的应用场景?
为什么区块链的升级概念诞生不出Twitter、facebook这样的顶级应用?
为什么关注用户隐私的加密世界无法包裹丝滑的用户体验?
为什么Web3应用程序无法形成飞轮效应滚滚向前?
虽然有这么多灵魂拷问,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几乎没人停下思考:理想的去中心化设计和现实的应用生态建设之间有怎样的鸿沟?
数据:Frax Finance已使用3.8枚sfrxETH铸造2000枚crvUSD:5月16日消息,链上数据显示,3小时前,稳定币协议Frax Finance已使用3.8枚sfrxETH(7200美元)铸造了2000枚Curve原生稳定币crvUSD。此前报道,重新部署前完成铸造的前100万枚crvUSD也曾由Frax Finance旗下以太坊流动性质押产品sfrxETH提供抵押支持。[2023/5/16 15:04:57]
Web3带给我们产业迭代、时代变迁乃至社会进化的宏大愿景,可谓一个伟大而冒险、自上而下的顶层社会变革设计。作为加密世界建构的思想图腾和行动纲要,Web3的去中心化社会理念具有革命性——过往社会变革往往是自上而下设计,并带来不断反复和冲突;在去中心化社会理念下,Web3的社会实践却呈现以自下而上“涌现”,类似蚁群或蜂巢的“自组织”系统。
可是从现实层面来讲,Web3缺失落地实践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虽然任何一次与社会变革关联的重大技术都脱离不了市场、财富、利益的蕴化与赋能,但加密世界的发展史却完全被财富欲望所穿透,上至项目开发者、工作室、投资机构,下至投机者、hodler等所有加密生态主要参与者。
以自下而上的Web3应用生态建设来支撑的产业迭代、时代变迁和社会进化,与加密世界币圈的各方利益博弈,让这一切陷入了“悖论”。
VC:Web3背后的隐形推手
以Token之手,以建设为名
现有互联网产业架构说到底还是“规模换增长,流量换估值”的线性关系;但Web3不存在中心载体,不能用以往估值逻辑来评价投入产出比。Web3所有的商业模型和产品设计都需要重构,由一个非线性关系来打破临界点,并达到相当规模的用户数量——这种模式可以类比于人类大脑通过各种神经突触相互链接,最终产生复杂思维。
前100万枚铸造的crvUSD由sfrxETH提供抵押支持:5月4日消息,加密研究员 Winter Soldier 发推表示,完成铸造的前 100 万枚 Curve 原生稳定币 crvUSD 由 Frax Finance 旗下以太坊流动性质押产品 sfrxETH 提供抵押支持。此外 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至发文时 crvUSD 的 TVL 约 182 万美元。
注,crvUSD 具有与 MakerDAO 稳定币 DAI 类似的功能,采用加密资产超额抵押,用户能够通过在储备金中以加密货币贷款的形式存入多余的抵押品来铸造稳定币。[2023/5/4 14:42:01]
这种去中心化的重构代表个人与企业的分野将逐渐缩小,每个人、每个小微企业,甚至任何社会团体的商业价值都可以被挖掘,被传输,并且相互间的关系可迁移、可存储。
但是,现阶段Web3.0存在的问题明显:
1.缺乏真实使用需求挖掘:
Web3.0主要靠抄Web2.0的创意,频繁推出各类中心化服务的去中心化版本,缺乏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挖掘。比如,我们不是想要一个去中心化版的Twitter,我们只是想要一个能保留社交关系、内容可NFT化、平台抗审查,并且可以保护我们隐私的社交协议。
2.用户以谋利为第一动力:
用户不是出于使用价值和真实场景使用产品,而是以谋利为目的,这也是X2E及其仿盘项目层出不穷的原因。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创业阶段吸引到淘金者,不会留下真实的用户群体。
如果要坚定做多Web3,没有长期投入无法看到回报,至少需要商业模型成型才可以得到果实。只有诞生出全民应用的时候,才是Web3真正破局的时候。但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DeFi用户大概400万人,NFT在OpenSea活跃用户约为50万,Web3社交协议大概不到1万用户。
数据:持有LSD类代币的增长中rETH和sfrxETH领先:金色财经报道,IntoTheBlock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流动性质押衍生品)的增长正在为用户带来更多可访问性,以在保护网络安全的同时获得奖励。持有LSD类代币的地址增长最新数据显示,其中Rocket Pool的rETH和Frax Finance的sfrxETH代币领先。[2023/3/5 12:42:34]
为什么Web3实际用户规模如此小——因为VC助推下的Token机制。
VC在Web2的逻辑是:持续投资,寻求单一赛道的垄断地位,占据全部市场空间,持续获得超额利润。
VC在Web3的逻辑是:以投资为筹码,寻求早期廉价Token,以二级市场为抛售地,以代币上交易所为节点,快速榨干token价值。
Web3的Token机制成为机构和VC的蓄水池,并且不用负任何责任。这里存在一个Bug机制,让传统机构可以利用Token攻击套利。
为什么Token机制无法带来实际用户规模?理性人认为:有些行为并不是在市场机制下的自发行为,恰恰是被人为干涉和创造出来的。
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可能确实会在乎隐私、数据安全这些内容,但最重要的是满足对搜索的需求,这是Web3建设路径不能等同于DeFi和NFT的根本原因,一个产品使用价值应该优先于价格机制。
比如用户使用EthSign进行商业合同的签署,最看重的是合同的不可篡改性,这是Web3产品优于其他工具的核心优势,用户完全不需要了解上链和智能合约意味著什么,但是可以知晓这可以让合同进行永久存档。
VanEck在Xetra上推出Algorand、Terra、FTX Token、Avalanche和Polygon的ETN产品:4月5日消息,资产管理公司VanEck在德国Xetra交易平台推出5个加密交易平台交易票据(ETN),分别为Algorand、Terra、FTX Token、Avalanche和Polygon。据悉,这是Algorand、Terra、FTXToken、Avalanche和Polygon的ETN产品首次登陆德国交易平台。[2022/4/5 14:05:22]
众所周知,市场是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去行动的,但目前的市场是基于他人的利益最大化在起舞——这根逗猫棒叫做Token。让我们用一张图片来看看这个Token加持下的演化流程。
机构谈好分成,项目方在内部回报率的引诱下,双方合谋维持币价,牛市时会获得更多的用户支撑Token的价值,但一旦熊市由于项目缺乏核心用户会面临币价和用户的双重流失。
Token被利用完毕之后,部分项目方会选择一起抛售,或者无可奈何维持运转,比如Uniswap在收购NFT聚合交易平台Genie以后,竟然以USDC作为回溯空投币种,而非使用Uni代币,可以宣告治理代币的事实性死亡。
比特币ETP正式在德意志交易所电子交易平台Xetra上市:金色财经报道,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列出了一种追踪比特币价值的交易所交易产品(ETP)。位于瑞士的产品提供商21Shares表示,其比特币ETP已于周三正式在德意志交易所电子交易平台Xetra上市。21Shares董事总经理Laurent Kssis在一份声明中说:“在Xetra上市不仅增强了我们在德国的地位,而且还向更广阔的欧洲和国际市场开放了机构级加密产品。”
此前报道,该ETP名为BTCE,100%由实物比特币支持,并将使用HANetf的发行业务进行发行和销售。[2020/7/1]
在中本聪的设想中,Token是工作量证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VC的指挥下,项目的意义是为了Token的价格,机构和项目针对Token的策略是快速退出的渠道,而非维护项目运营发展的关键所在。
空壳: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
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的空壳化结构蛀空了Web3的发展脊柱。
当我们在谈论Web3时,涉及有关这一主旨的全部概念——从社交图谱、创作者经济到SaaS和协作工具,似乎已经全部完备,只待一声令下,Web3就会迅速占据网络世界成为基础设施。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CloudFlare一崩溃,预言机停止吟诵,交易所无法撮合……
我们猛地发现,在Web3的概念之下,在底层公链的支撑下,原来还有更底层的互联网协议在运作。在Web3的宏大愿景之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横亘在理想和实践的差距:Web3只是个空壳。
Web3的底层仍旧是传统基础设施
没有一个现象级的应用的现实,Web3生态的飞轮效应就无法滚动起来。比如,目前社交协议主打SocialFi或者社交图谱概念,受到追捧的BBSNetwork,其50%的代币将会分发给活跃用户。那么活跃度如何提升呢?当然是制造“高质量”信息,在此逻辑下,有更多流量导入,跟随者、订阅者的活跃用户就会收获更多利益。这种机制来自于对DeFi中交易挖矿的模仿,人为鼓噪出足够的泡沫,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目前我们只有Web3对Web2的拙劣模仿,可是我们需要做到保护隐私、数据可携带、社交可迁移等特质,就需要区块链、DeFi、NFT的参与,这才是有真实的使用需求的应用。
主流开发者涌入交易所等现金流充裕的赛道所使用的语言基本是Java、Go、Javascript等,而只有在涉及链上交互部分才会使用Rust、solidity等。如果他们认识不到Web3的伟大意义,那么蓝图无人施工,永远无法成真。为什么Web3应用会缺乏真实的使用需求?——道理很简单,因为产品不好用。这背后是因为优质开发者极度稀缺导致的。Web3生态表面上稀缺的是用户,但以目前的Web3使用者数万量级来计算,探索性应用都较少,仍旧需要更多技术性、基础性开发工具的建设。
在熊市到来之际,coinbase、bybit甚至会进行裁员,这些开发者会重新流失,进一步恶化Web3开发力量。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优质开发者对新工具、新技术的带动力量是巨大的,但目前的态势是将他们在挤出Web3基础设施开发领域。Web3生态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但缺人才东风。
未来:谁是躬身入局者?
我们简要概括Web2/3之间的关系——希望我们可以管中窥豹,探索Web3的未来图景。
-基础硬件目前一致:依旧是桌面端和移动端。Meta的VR设备并未与区块链技术或者链游产生直接联系,GameFi主要还是网页端和客户端为主并未广泛接入VR等设备,这是一个被有意无意忽略的一个关键点。VR设备还在铺设更广泛的使用路径。
-底层协议正在分化:网络底层并未完全抛弃HTTP、浏览器、TCP/IP等协议,但是UX/UI正在变化,美丑暂且不论,反正都以“赛博朋克”为主要取向,换句话说,公链作为通信协议,与IPFS作为数据库的模式并未完全取代现有的通信协议和中心化数据库。
-目前的Web3.0以概念为主:互联网+再进化-->Web3.0+,如果这是必然发生的故事,那么就可以认为Web3.0概念作为营销本身就是一种向现实世界的延伸。
-产品仍在迭代研发进程中:Web3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再固定化,会进入一个充满流动性的时代:用完即走服务也可以代币化和NFT化——本质上,门票用过一次不再使用,营销服务也可以用完即止,只要在于买卖双方达成共识,可以称为Token即服务。
只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实现,现在谈论Web3.0的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传统互联网大厂从业者
现在他们在跃跃欲试,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流量模式已经到头了,在集体内卷的大厂中,已经有人准备驶入新航道,但是他们不改变思维的话,就会如同Facebook的Libra,或者所谓的联盟链技术一样。
第二类:cryptonative
这类人或起步于公链,如Flow开始标榜自己是Web3公链,或起步于DeFi/NFT/Metaverse项目组织,或是从大厂、机构中跳出来参与到Web3的建设中。他们是目前最主力人群,如同开发LensProtocol的Aave团队一样,大家都要学会拥抱变化。
第三类:的变种
的本质是产品模型在本质上无法盈利,在实操上均以拉人头为主的融资运营模式。此类人群不会对产品建设产生真正的兴趣,但他们往往声量最大,希望能尽可能拉拢人群参与其中,普通人在被后就会产生“Web3=局”的刻板印象。
只有第二类人群成为主力,并且在未来有更多不同类型的人们进入到这个神奇的空间,发挥人类聪慧的大脑,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和使用场景。
Web3的适应速度是超快的,要相信新产品模型的迭代速度,比如Nansen已经和GoogleCloud合作提供实时市场数据。这就像是打不过就加入,Web2和Web3之间并不是隔绝的,而更像是双生子,Web3给Web2也留下了适应进化的时间。
双方能达成合作的契合点在于,“Nansen表示,数据将帮助做市商、对冲基金经理和资管经理训练他们的算法来预测市场走势、生成报告、指标等。”当新趋势成型,更多的主流群体就会参与其中,这是好的开端。
我们会在接下来谈谈未来的Web3产品究竟会长什么样——产品是Web3能否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最基本的载体。认知是我们的灵魂,产品是我们的实体。最终,“Web3悖论”的突破路径还是要从开发者为加密生态提供用户可用的产品开始。
标签:TOKENWEB3.0ZIL区块链ngotokenWEB3.0价格Safemoon Zilla国内区块链公司前十排名
刷推特、看研报累不累?脱水大字报帮你筛选和梳理每日重要市场观点和研报。该内容由几位交易员和分析师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请大家关注点赞给予鼓励.
今天继续Web3.0的话题,这是关于构建Web3.0这个大世界的项目分析第二篇。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弄清楚了Web3.0的本质是实现用户对个人数据,身份,资产等价值的自我控制权,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
元界生态系统中的代币今天出现大幅上涨,Zilliqa(ZIL)飙升49.20%,SAND上涨14.67%.
行情回顾: 本周的行情相比上周看点很多,以太受大环境的影响持续刷新年内高点,大饼相对较弱,趋势上不比以太,整体在箱体区间内以宽幅震荡的方式运行.
MATIC价格预测:在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的抛售中,MATIC价格在过去两周出现大幅下跌,并回落至0.94美元的本地支撑位.
1,BTC分析BTC昨日呈震荡上行走势,晚间虽有回踩但力度不大,八点开盘多头发力向上拉升突破28500压制最高触及28724一线承压回落,目前币价在28600附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