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hePrimedia研究员Spike??
当我们在Google检索DID一词时,首先会跳出的是其医学解释——「多重人格障碍」,而非我们熟知的去中心化身份概念。与DeFi、GameFi、NFT 、DAO这些概念相比,DID是一个被极度忽视的领域,并未引起投资机构以及技术开发者足够的重视。
在把基于Web 3 的更丰富、更多元的生态系统称为去中心化社会(DeSoc)的语境下,我们认为DID是构建DeSoc的关键环节——实现Web 3 原生应用。此前,我们曾经寄希望于NFT「非同质化Token」独一无二的特性,可以完成Web 3中用户的身份确权和资产确权。但实际上,一些NFT艺术家和创作者正饱受抄袭和欺诈的困扰——比如NFT 平台Rarible 拍卖了Marvel's Super Hero Adventures 设计师Derek Laufman 的作品,而设计师本人并不知情,这可以说一点都不Web 3。
创建一个共享的、灵活的、有弹性的身份层是势在必行的:DID 是一切数字要素的流转中枢。随着DID 被更多用户和Dapp采用,一切数字要素的处理权限都要掌握在用户个人手里,用户并不会被限定在一个单一的应用生态系统之中,用户也不需要受困于多个账号、密码记录的迷雾之中;而只有在DID 赋能的基础上,DeFi、GameFi、NFT 和DAO等Web3应用,以及DeSoc、元宇宙这样宏大的未来场景,才会绽放出更为精彩甚至是伟大的叙事——这个主题会在下篇有所讨论。
我们将把全文分上、中、下三篇依次发出。
上篇:必经之路
凡是链接,皆为DID。这是一个由用户控制自己的身份权限与资产权限的基础设施,成为用户进入Web3时代的必经之路。
我们可以把去中心化网络世界当成一个既定的「黑盒」,假设已经存在一个Web 3.0网络,而我们现在要和它进行交互。根据过往网上冲浪的经验,我们会拿起手机或者打开浏览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互联网历史的简要回顾,浏览器、WWW、HTML、网景公司等名词一起构建成了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网络的构成要素,而智能设备,尤其是iPhone等移动终端直接占据了「移动」互联网的全部大门。
The Block研究员:Delphi Digital一钱包地址上周末向Coinbase转入60万枚AXS,钱包清零:6月28日消息,据The Block研究员@Dogetoshi的推文,上周末, Delphi Digital向Coinbase转入了60万枚AXS(约900万美元),清空了他们的钱包。在高峰期,钱包中的全部资产价值9500万美元。
此外,@Dogetoshi发现,28天前,Delphi的一个AXS归属地址(0x9E7…)发送了15万枚AXS到0x820开头的地址,0x820开头的地址将这些资金送到了三箭资本的旗下场外交易公司TPS Capital。
此前5月份消息,Delphi Digital披露Delphi Ventures在Terra危机中损失1000万美元。[2022/6/29 1:38:02]
DID分类?
那么,是时候探讨一下何种形态的DID产品会是进入Web 3.0世界的入口。从目前DID赛道的发展来看,很多项目仍在摸索阶段,基于DID的生态也在草创阶段。ThePrimedia的分析并不局限于那些自称为DID的项目,这里的DID是一种扩展性的概念,能作为交互入口都可以视为DID。我们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前端界面:以MetaMask为例
之所以把钱包归类为DID,是因为钱包在跟Dapp进行交互之前,已经完成了地址核验、链上身份认证、应用签名授权,甚至包含真人KYC信息等步骤。
虽然钱包本身并不会存储这些敏感信息,但进行以上操作的流程也足以构成一个DID应用的全部功能,只需要我们把DEX等DeFi应用切换成社交、NFT等Web 3.0应用即可,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Metamask Volume
ChainInfo推出Ethsta 为ETH 2.0质押提供数据服务:金色财经消息,以区块链交易为核心的数据服务平台ChainInfo正式推出新产品Ethsta.com,为ETH2.0 Staking提供数据服务。现在可以使用以下功能:
1. 展示 ETH2.0 质押概览;
2. 对质押地址数据进行挖掘和分组;
3. 呈现不同实体标注的地址数据饼图;
4. 从挖掘的地址数据生成可下载的表格;
5. 在 ethresear.ch 上提交了开源代码。
据官方介绍,ChainInfo是一个以区块链交易为核心的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对链上数据的挖掘、跟踪、分析,为用户提供大额交易监控、交易所资产分析等多种数据服务。(Ambcrypto)[2022/4/25 14:48:18]
图源:Dune
问题是我们一定要这么做吗?
事实上,钱包作为登录器的最大问题在于审查的敏感性,这来源于两点,第一,钱包主要交互对象仍旧是DeFi应用,受到的监管压力与日增加,一个受监管的入口可能会让我们避免下一次UST-Luna的崩盘,但这显然不是Web 3.0社交的主流方向;第二,在俄乌冲突期间,Metamask对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IP地址进行封禁,如果我们因为厌恶Facebook侵犯我们个人因素而拥抱DID和Web 3.0,那么我们再次选择一个相同物种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
我们继续推演一下,如果一个纯粹的、抗审查的钱包是可能集成DID功能的吗?
Metamask等钱包基本是所有的Web 3.0应用的默认登陆工具
首先,钱包服务商具备向DID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流量争夺战仍在持续,典型的就是Metamask推出Metamask Swap,独立地址已达1,246,780,更有Metamask直接支持法币购买加密货币,这在事实上已经是在抢夺DEX和CEX的利益。如果Web 3.0继续发展,钱包应用没有道理不去抢夺这部分流量。
拉丁美洲电子商务巨头Mercado Libre将允许巴西用户投资加密货币:金色财经报道,拉丁美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Mercado Libre周一证实,将允许巴西用户购买、出售和持有加密货币。Mercado Libre将与世界一流的托管商一起进入巴西的加密货币市场,尽管它没有具体说明将与谁合作提供这项服务。该公司“正在分析围绕这项技术的所有财务和监管方面的问题。”其金融科技部门Mercado Pago的副总裁Tulio Oliveira表示,该公司于11月向一小群巴西用户提供了该功能,并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更广泛地推出该功能。[2021/11/23 7:05:28]
其次,钱包作为链上地址的直接「包裹」层,本身就具备成为承载一切入口的天然扩张趋势。从Web 2.0的经验看,平台经济的扩张之所以能够成功和功能的丰富性与集成化是分不开的,而链上地址并不属于钱包所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未必不可行。
最后,目前DID赛道的最大问题在于功能和界限的不清晰,仍旧处在探索期——问题在于是由钱包来集成DID,还是会有新的DID产品形态?
Web 2的思维延续:社交媒体账号
人类是具备历史思维惯性的生物,如果一种思维存在于过去,那么也很有可能活到现在和未来。这种思维看起来一点都不新潮,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TCP/IP协议,这是最早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但我们进入Web 3.0世界,也很难直接取代这种协议。
基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性,我们期待社交媒体作为Web 3.0的DID。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可以划分为两种路径:
lens protocol为代表的Web 3.0原生社交媒体;
Lens Protocol可以说是深孚众望,一出生就在没有实物产品的前提下吸引了众人目光,这款由Aave团队打造的Web 3.0社交应用推出2022年2月份,更接近于B端基础层的概念,希望其他社交应用能基于Lens Protocol来打造属于自己的dapp,比如由官方推出的示范应用——LensFrens,基本可视为去中心化的Twitter,用户可在其中关注与自己相似的用户。
LensFrens主界面
如果当用户量滚动起来,社交会带来滚雪球效应,瞬间成为主流DID工具是自然而然的事。问题是,社交应用具有相当程度的用户黏性,马斯克曾多次宣布退出Twitter,但随后都会重新「回归」,甚至还要购买Twitter,而不是收购lens protocol。
本质上,推广DID和Web 3.0社交工具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用户并不会因为你是Web 3.0就会选择你弃用Twitter。但量变引发质变,总会有个临界点,目前需要完成对用户和市场的双重教育,才有可能真正看到DID的成型,从这一点说,Lens Protocol的探索具有先行者意义。
Mask network为代表的「结合」Web 2.0和Web 3.0的插件型社交媒体聚合工具;
Mask Network并不是新势力的代表,我们主要是吸纳它的思路,如果直接推广Web 3.0原生应用耗时耗力,那么直接融合现有社交应用并在其基础上推广Web 3.0就有可能成真。
这个思路乍看非常讨巧,相当于从程心的五公斤小宇宙,每个人都从Twitter、Facebook、ins上「盗取」一点点人脉和内容,最后积少成多,把众人吸引进新的Web 3.0世界,而Mask Network也会成为事实上的DID,而且是链接两个世界的双重出入口。
但聚合工具本身就存在问题,不同社交工具的用户人群和内容导向并不相同,聚合在一起徒增无效链接,而不会真正产生愿意为新平台贡献内容的真实用户。
两相对比之下,原生DID应用更有成功的可能——不一定会是某个DID应用,但一定是原生的DID赛道。
名实相符:登陆器Unipass
ThePrimedia把最符合DID概念的登录器安排在居中章节是有意为之——希望不要就DID谈DID,不要拘泥于应用罗列和口号式「布道」,而是重点关注产品的功能。从钱包出发,进而谈到社交工具本身的DID化,再推进至登陆器本身,表达的是DID更多是依附于Web 3.0的思路,这是一以贯之的看法。
没有家产,要门何用?本节主要以Unipass为例,因为这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产品形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图源:Unipass
简单而言,Unipass可视为微软的Authenticator去中心化版本,是最符合DID定义的产品,牢牢从个人身份识别和登陆功能入手去搭建自己的产品。
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看待Unipass。第一是个人需要独立的、区别于链上地址之外的DID工具吗?链上地址作为身份标识符其实是有问题,不同的链可能是不同的,最典型的就是比特币和以太坊就需要两个,很多用户已经受够了账号和密码的记录本了。而在未来进入互通性的、融合的Web3生态系统,必然需要一个身份中心,它具备掌握用户一切数字要素的中枢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把单独的DID作为入口是有其道理的。
第二,新的DID形态可以取代钱包作为默认登陆工具吗?如果第一点是乐观的,那么这一点是很悲观的。钱包,尤其是Metamask能成长为默认登陆工具是激烈市场竞争的结果,其出发点是每个人都有脱离交易所安全持有自身资产的需求,这是一种真实并广泛存在的需求。
但是登陆器并无沉淀资产的功能。在用户单独使用某一种登陆器和众多Web 3.0应用统一支持某种登陆器之间就会存在差异,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登陆器之间要首先相互打通,或者支持某种统一、标准的交互协议。从目前来看,我们只能说还有一段市场推广和用户习惯培养的路要走。
并且,登陆器还要在轻重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如果产品形态过于简单,那么可被替代性太强,难以真正形成用户数量的沉淀;但是如果做的过重,在登陆之外做加法,比如增加对资产的支持、增加对社交内容的支持,那么就会直接和这些应用产生利益冲突。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期待可以看到更为聪明的开发者可以给出卓有实效的实践和探索。
其他:域名、邮箱
作为本节的结尾,简要讨论一下以ENS和邮箱为主的个人身份是否有发展为DID的可能。
ENS主要功能是什么?
个人Web 3.0网站的域名呀
Twitter后缀
这当然是个玩笑,主要原因在于建立个人网站这事其实是个技术活,即使在各种云端等SaaS工具非常完备的情况下,依旧耗时费力,并且部署完之后,要持续进行维护,包括ENS域名本身也要持续付费,如同你咬牙买了辆豪车,但发现维护费依旧是不可承受的放血槽。
这种特性决定了域名只适合机构和极客等用户,技术门槛阻碍了大多数人自如使用这一产品,如果要作为DID,也更适合机构用户用来和个人进行交互。
邮箱呢?
邮箱在登陆功能上面没有问题,但是只适合作为点对点的交流工具,发邮件和发Twitter本身是不同的使用场景,群发邮件再回收信息不适合日常沟通,更适合正式行动和营销工具。
在谈论如此多的可能入口之后,理解一下为什么一定需要DID——或者说,假设DID是入口,一定正确吗?目前,我们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淘宝等电商平台,这些软件以及他们组成的生态,凭借便利程度让我们进入了真正的Web2.0时代。
但这些都是现在,而不是未来。Web 3.0才是DID的应用场景,要厘清DID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从更高维度来考虑DID的入口作用,以及生态现状和未来走势。敬请期待《中篇:DID发展史》。
编辑:ThePrimedia发起人Jerry Crypto
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
DID: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瑞士信贷集体:美国经济可能经历更严重、更长时间的衰退 金色财经消息,瑞士信贷集体(Credit Suisse)的Zoltan Pozsar表示,美国经济可能需要经历比投资者目前预期的更严重、更长时间的衰退,才能控制通胀。
去中心化科学 (DeSci) 是一项旨在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的运动,用于使用 Web3 工具公平和平等地资助、创造、审查、信用、存储和传播科学知识。 DeSci 旨在创建一个生态系统,激励科学家公开分享他们的研究及工作成果,同时允许任何人轻松访问并为研究做出贡献。DeSci 的理念是科学知识应该为每个人所接受,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透明的。
下个周期,有没有可能诞生收入价值接近甚至超过底层公链的超级DApp? 最近出了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那就是Uniswap前两周总流水超过了以太坊。
2022年自年初至今,仅5次的跨链桥攻击就导致了13.17亿美元的损失——这个数字是2022年Web3.0行业因黑客、欺诈、漏洞等事件造成总资产损失金额的57%。 之所以跨链桥攻击的损失如此巨大,是因其本身的固有安全漏洞及整个领域缺乏防御攻击专业意识和相关理论知识。
注:原作者为 Jean-Paul Faraj 熊市是积累财富的最好机会。游客(投机者)都已离开,现在正是淡季。这是建设者们埋头工作的时候,也是投资者对下一个大趋势下注的时候。 最近的牛市周期见证了 DeFi 和 NFTs 的崛起,这两个赛道都出现了大量的创新、兴趣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