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火了。2021年初,数字艺术家Beeple将自己之前创作的数千幅画作组成了一幅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最终该作品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这是拍卖机构佳士得首件以NFT形式拍卖的艺术品。随后,村上隆、姚明、周杰伦等各界名流入局,NFT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字藏品通常以NFT作为权利凭证。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杨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NFT指非同质化通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不可分割、不可篡改、可交易的唯一序列号。
今年以来,数字藏品热度持续攀升,互联网巨头、文化机构以及各路资本纷纷入局。根据公开报告,截至2022年6月中旬,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超过500家,5月一周工作日平均藏品发行量超过10万件。预计2026年中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或将超300亿人民币。
在数字藏品走红后,投机者亦跑步入场,与此前炒鞋、炒币的逻辑类似,很多人期待在自己身上出现暴富神话,几近疯狂。业内人士指出,数字藏品发展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规律,投资价值周期还未出现,投资需谨慎。未来,数字藏品的发展还是要回归技术和内容。
用户总量300万,数字藏品“假内卷”
今年618,电商平台将战火首次引向元宇宙。数字藏品成为特殊应用,除了为品牌营销,增加曝光度之外,还成为最新的“引流”手段。
围绕着数字藏品,天猫、京东均设立了专有入口,多款数字藏品与相关店铺相关联,以“实体产品+限量赠送”的形式给到消费者。此外,Burberry、Max Mara、Coach、Versace等奢侈品品牌均发行了数字藏品,发行量超2000个,绑定618主推商品近400件。
天猫数字藏品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去年11月起,合作超过100个品牌,发现超25万枚藏品,有品牌通过数字藏品销量翻倍。
数字藏品在国内“忽如一夜春风来”。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2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不过100多家,如今,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500家,几乎每天都有10多家新平台出现。
杨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数字藏品是一类文化现象,背后有大量的艺术、美学和文化创意体现,是一种基于新技术的文创产品。某种程度上和传统的集邮类似,同样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真实性”。
在国内,数字藏品与海外NFT在本质上有差异。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迅速出圈,成为国民IP。在线下门店一墩难求的情况下,由官方授权在nWayPlay发行的线上冰墩墩NFT盲盒一经推出销售秒空,售价99美元的盲盒,二手交易价格暴涨近千倍,达到数万美元。该平台需要以美元结算。
币耀BtLux COO Alex:平台运营一切正常,用户可正常提现、交易:据官方消息,近期行业的一些动态引发了部分问询和猜测,币耀BtLux COO Alex表示,当前币耀平台运营一切正常,用户交易、资产充提等业务均正常运转。币耀以赋能实体产业为己任、以构建优质资产交易平台为目标,立足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一个专业、安全、可信、共赢的实体数字经济通证交易平台。感谢用户的关心和支持。[2020/10/16]
早在2021年6月,阿里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合作发布的敦煌飞天与九色鹿两款NFT皮肤上市后就被秒空,在二手平台上被炒至天价。此外,支付宝推出的亚运会数字火炬,被炒到数千元。随后,二手平台开始处理这类NFT,发行方开始改名为“数字藏品”。一位数字藏品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国内正规数字藏品平台上,一般都会有建议售卖价格,价差不会过大,也不会支持二级交易。
冠勇科技董事长兼CEO吴冠勇指出,国内数字交易平台在合规方面趋向于进一步削弱海外NFT自带的“虚拟货币”属性,弱化投资交易属性,将其性质从数字代币向数字商品方向塑造,即为“数字藏品”。
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张书乐表示,在国内,数字藏品大多是以一种营销的伴生品出现,甚至是一种“礼品”进行赠送,在生态方面,更偏向于文化创意产业,多出现于营销层面的艺术创造领域。互联网公司、文创机构及各个企业如果不跟进,似乎意味着营销方面的不足。
目前国内数字藏品的发行量与国内相对单薄的用户数量会形成一个对比。根据东吴证券分析,国内现有数字藏品交易用户总量约300万人。行业规模扩大后,多个头部平台的藏品价格持续阴跌,甚至出现滞销情况。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表示,数字藏品市场目前处于“假内卷”,可理解为“假性存量竞争”,背后原因是部分企业急于在市场发展早期通过挤压式的无序竞争抢夺市场份额,出现投机炒作、滥用技术、盗用版权、虚构价值、交易不规范等系列问题。这可能会严重制约数字藏品下一阶段的发展壮大。
投机者跑步入场,乱象频发
在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层出不穷,其“玩法”大同小异,预售、拍卖、抽奖、开盲盒以及拉新用户注册等方式均可获得藏品,并且售价不高,通常花几十元就能买到,甚至很多都是免费。特别是一些较为火热的藏品,一经出售,很快售罄。
然而在交易中,不少平台暗藏虚火。来自浙江的数字藏品用户安飞于去年9月开始入局数字藏品,当时曾在iBox平台上花不到20元购买一款藏品,在今年初,这款藏品价格升至高点,达到15000元,价格翻了千倍。安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这款藏品已经跌到3000元。目前行情不好,有些平台泡沫过大,现在入手有可能脱不了手。
iBox是目前国内最火的数字藏品平台之一,今年以来频频破圈。此前熵湾科技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造的大闹天宫系列作品中有藏品以99元价格寄售,二次寄售价格就达到99999元,目前寄售价格最低仍然接近万元。巨大的价差令目前平台上投资数字藏品的用户十分不安,安飞表示,现在已经很少在iBox上投资,风险极高。
此前,在iBox上数字藏品价格大幅下跌,多个图片式数字藏品系列价格跌去一半,一度冲上社交平台热搜。“iBox平台货款不到账且无法提现”的消息曾引发热议,有消费者反映出售成功后钱未到账,并且联系不到客服。
目前,在黑猫投诉上对iBox的投诉达到近500条,关于数字藏品的投诉超过3000条,大部分内容涉及藏品不发货、出售后钱未到账以及虚假宣传升值等问题。
近日,天穹数藏一则疑似“跑路”的消息震惊圈内,“出于人道主义发个最后的公告,很遗憾由于经营不当跑路,各位韭菜们好自为之吧……”这则出现在App页面的弹窗公告随后被官方认定为PS,天穹数藏表示平台运行正常。截至6月10日,该平台用户数量接近157万。
数字藏品市场不断升温,受到监管部门关注。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指出,确保NFT产品的价值有充分支撑,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近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新增“虚拟货币及数字藏品交易行为”条款,并将其列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在今年3月底,微信就封禁一批数字藏品平台公众号,涉及超10个平台。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一些数字藏品平台确实会有比较强的投机性,不建议去参与这类平台。“数字产品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规律,投资价值周期还没有出现。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喜好,多在大平台上进行购买,找到信得过的机构,此外,要多关注产品发行的要求和限制。越是安全的产品,相关信息和限制条件就越多。”
于佳宁认为,企业要坚决抵制金融化倾向,合规化是数字藏品平台的既定方向。未来势必会出现数字藏品技术、发行等具体标准和监管举措,以保证数字藏品行业安全、合规化、可持续发展。
技术造就稀缺性,如何形成长期价值
近日,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发布《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公约》。该公约在数字文创和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开发、规范治理、预警防控等方面提出“数字文创规范治理十一条”建议,鼓励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场景应用和赋能实体经济。
百度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百度数字藏品平台此前发布了首个“月壤”数字藏品。与黄永玉、韩美林等艺术家和IP的合作,一经上线,很快售罄。选择藏品的原则是具有独创性,知名度高,二创效果好,具备公共属性。
该负责人透露,在商业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与IP方联合发售并分成,此外还有技术赋能和定制服务方式。
张烽指出,目前数字藏品的主要素材来源实际上是线下,应用场景集中在收藏品、艺术品、音乐等具备IP资源的领域,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拓展。从技术上来看,可信度、智能化和开放度等方面有待提升。国内数字藏品弱化二次交易属性,大部分数字藏品项目还是为品牌营销,想要找到与数字经济生态形成强力结合的切入点还需要一段路程。
NEOLOOP霓虹鹿数字文创DAO发起人Rebecca是一名数字藏品创业者。在她看来,数字藏品的发展无外乎两个方向,一个是深耕内容,真正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的内容很少,另一个是发展技术,这是能够商业化的现实路径。具备这两种能力的公司才能做得更为强大。
“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业务模式,获得更高收益”,张烽更倾向于将数字藏品及NFT模式看作数字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数字化的一个技术工具,这将是长期趋势。
元宇宙AI艺术家贾伟近期在其“如花三生”元宇宙艺术展中以人工智能生成30万件数字艺术藏品进行展出。
“技术造就了藏品的稀缺性,加上我个人的创造,具备行业认知度,此外喜爱潮流艺术的年轻人们会喜欢作品的风格,因此内容的价值就能最大化”,贾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数字艺术藏品其实是一个精神产品,称之为想象力经济,最终整个规模由场景逻辑和精神逻辑所决定。
“无聊猿”是目前NFT领域的当红IP,可以作为游艇俱乐部的会员资格,并获得会员专用福利。
在基于创新版权的无聊猿模式受到追捧的背后,杨勇认为,“要提倡数字藏品艺术化、版权化,尊重其市场化,防止其金融化。数字产品的转让和权利人的版权授权费用获得,甚至追续权的利益获得将是这个市场最大的商业趋势和价值。
为什么OpenSea和Magic Eden的用户体验基本相同(首页是发现页,藏品页左侧有简明线性索引条,相同的搜索展示等等)? 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OpenSea或Magic Eden的首页没有活动提要(如Fractal或Hawku)、直播入口(如Twitch),或NFT相关的赛事结果等?点击阅读 ZORA是一种去中心化协议。
小 A最近收到了交易所活动的短信,于是小 A 在浏览器输入“xx 钱包官方”,点进排在首位的链接,下载 App-创建钱包-转入资产,一气呵成。没一会,小 A 收到了转账成功的通知,他钱包 App 里的余额——价值 1000 万美元的 ERC20-USDT——都化为零了。小 A 后来才意识到,这个 App 是假的,自己下载到钓鱼 App 了。
Bigverse是集数字艺术创新、元宇宙空间打造以及内容生态社区创建于一体的元宇宙品牌,支持数字藏品二次交易,是国内目前用户数量较大且发展较快的一个数字艺术电商平台。 Bigverse自称是“中国用户数量最多、艺术家最多、交易最活跃的NFT平台”。但在元宇宙发展之初,这种看似完备的头部数字藏品平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2022年,数字藏品不仅成为创业领域的热门赛道,也掀起了一轮文化消费的浪潮。 但随着数藏行业的发展,与法律相关的挑战逐渐浮出水面。诸如: 数字藏品及其玩法是否存在打法律擦边球的问题? 数字藏品转赠、交易是否存在违法风险? 数藏IP授权与二创之间的侵权风险是什么? ……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从业者,也是当前数藏行业“乱象”的问题所在。
随着DeFi用户开始从以太坊主网转向成本更低的链,对跨链桥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虽然此时有些桥已经启动,但大多数仍处于研究阶段。从那时起,跨链桥的数量、大小和规模都成倍增加,我们现在得出结论,谁是市场赢家和战略成功者。这些行业领导者构成了我们去年秋天所写的多链世界的中心战场——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反思。
为什么币圈的牛熊市更迭如此频繁?为什么区块链项目的平均生命周期如此短暂?到底什么是死亡螺旋?这些问题可能都可以用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