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 Web3 Curator 的简单思考
在 Web3 语境下,Curator 的涵义偏向于数字策展。近期中文推特涌现出一些有关 Web3 Curator 的讨论,本文抛砖引玉,聊聊 Curator 项目 KurateDAO 的做法,并提出一些粗浅思考。
引子
据维基百科,策展人(Curator)是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或其它商业单位安排艺术家与场地方媒合展览事宜,或是决定文物呈现方式的独立工作者。
在信息时代,又延伸出数字策展的概念。
数字策展是数字资产的选择、保存、维护、收集和归档。数字策展建立、维护和增加数字数据存储库的价值,以供当前和未来使用。
KurateDAO
据官方描述,KurateDAO 是基于区块链和社区策展的 Web3 应用数据库,提出了「Curate to Earn」的概念,并于今年 3 月 8 日宣布获得 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的 685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FLOW 上线火币上涨368%,最高涨至14.072USDT:据火币全球站行情,火币全球站已于2021年2月2日14时开放 FLOW (Flow)币币交易。截至14:15,FLOW 最高涨至14.072 USDT,上线15分钟最高上涨368%;现报价为10.88USDT,上涨262%。价格波动较大,请注意风险控制。同时,火币还将开启充值、交易FLOW瓜分5万HUSD活动。[2021/2/2 18:41:11]
KurateDAO 由 Michael Fischer 于 2022 年创立,旨在使用加密经济博弈来管理世界上的信息。Michael 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
在 KurateDAO 中有四类角色:
最初由 Curator 创建数据库,并提出内容准入规则,Curator 可以是个人或 DAO;
Scout 在数据库中贡献符合规则的内容,获得的收益取决于内容的浏览量;
数据:以太坊2.0抵押地址余额突破110万ETH:据欧科云链OKLink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8时15分,当前以太坊2.0存款合约地址余额突破110万枚ETH,达1121904枚。[2020/12/6 14:21:24]
Viewer 在查看数据库内容时需要支付 Token 或者观看广告,这些费用将存到国库中;
Verifier 可以筛选数据库的内容,在下述流程中有进一步解释。
国库收入的 70% 分配给 Scout、20% 分配给 Curator,其余 10% 作为网络费用。
在数据库中添加内容的流程比较复杂:
A 将内容添加到数据库中,并支付 1 个 Token;
如果其余用户不认同这部分内容(考虑到质量或相关性等因素),则可以支付双倍的 Token,例如 B 支付 2 个 Token ,把 A 添加的内容移除;
DASH跌破74美元关口 日内跌幅为6.79%: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DASH短线下跌,跌破74美元关口,现报73.94美元,日内跌幅达到6.79%,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0/9/14]
C 可以支付 4 个 Token,将 A 添加的内容保留,以此类推,直到超时或没有人继续下注。失败方押注的 Token 将被分配给胜利方;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注池中的 Token 超过了 Curator 预先设置的某个阈值,将把内容发送给 Curator 作裁决。胜利方仍然获得 Token 分配,但需要支付一部分给 Curator 和支付网络费。
在任一策展系统中,Curator 往往人数不多,而数据有着成千上万条,体量的不对等使得 Curator 缺乏精力和资源去做维护,这往往成为系统的瓶颈。而引入这个对的机制是为了在运营和维护的环节引入其他参与者,并且将最优的结果展示给 Curator。
在 Curator 明确某个数据库的规则后,由 Scout 去判定加入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则,即对「Curator 是否会接受这部分内容」下注。这是一个鼓励贡献者提交「正确」内容,并惩罚提交「错误」内容的机制。
个人认为 KurateDAO 的机制略显复杂,暂有两点问题需要考虑:
对机制预设了总有人参与对。正如早期 MakerDAO 的抵押品清算机制缺陷,将起拍价为 0 DAI 预设了总有清算人参与拍卖,但在极端行情导致链上拥堵时,清算人往往无法竞拍。如果没有人参与对,那么 Curator 的压力也无法减轻。
读者阅读内容时需要付费,而付费对许多人来说亦是门槛。例如对于知乎推出的「盐选会员」,以及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一些人想到既要付费,索性便不看。推出激励机制固然好,但羊毛出在哪里、是否可持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斟酌。
这样的机制在实际情况下是否起作用,仍然有待观察,但 KurateDAO 至少提供了一种思路:扩大参与范围、减轻策展人的维护负担,并提供一种激励机制。
Closing Thoughts
优质信息的可触达性
在信息洪泛的时代,优质信息被埋没,造成其可触达性低,或是需要耗费较大成本。举例而言,若想学习区块链,在搜索引擎中呈现的往往是一些不相干的内容,加上芜杂信息的干扰,对于新人而言,筛选和判别优质信息不仅需要较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还需要对区块链有所了解,显然有一定的门槛。若有权威或业内人士作为 Curator,则可以相对降低获取优质信息的门槛。
良好可持续的激励机制
事实上,Web3 领域已经有非常多自发、无偿的优质内容贡献者。但长远来看,「用爱发电」毕竟难以为继,长久的运作需要激励机制作为引导。贡献者筛选整理优质内容,读者从中获益并付费,从而激励贡献者提供更好的内容,形成正向反馈的循环,这点与创作者激励类似。
Curator 的若干形式
个人认为,链闻的「周末荐读」和「链闻精选」其实已经是文章 Curator 的早期形式;在推特上,Mirror Curator DAO 也做了许多积累,文章周报已经更新至 21 期,在 Gitcoin 上收到 $6,556 的捐赠。除文章精选作为载体之外,涉及信息摘选、维护和归档的内容平台都可以参考 Curator 的模式,例如整理 Job Board、新闻快讯、研究专题、投融资周报等等。进一步畅想,未来甚至可能衍生出取代 Web3 媒体的 Curator。
作者:Jiawei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在《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中提出,需要最终用户改变行为的创新才是颠覆市场的创新,这种创新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被称为“非连续性创新”或“破坏性创新”。
1956 年,时年二十六岁的沃伦·巴菲特成立了一家投资合伙企业,以收购中小企业和入股大型企业。1965 年,该合伙企业获得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份有限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控制权,当时这还是一家上市的纺织品制造商。巴菲特的合伙企业迅速解散,并将伯克希尔的股权分配给合伙人。
得益于分布式、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等技术特点,在各地的抗“疫”行动中,区块链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趣链科技公司牵头的多家企业联合倡议发起了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慈善捐赠平台——善踪,利用联盟区块链网络,可以实现捐赠流程全部上链公开,防篡改、可追溯,接受公众的监督。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NFT 已经成为主流,被一些人称它为 Web3 运动的一部分。虽然爱好者们非常看好 Web3 将改变互联网,但一些洞察到弊端的人正在对此发出警告。 其中最严重的是可持续性问题,更高的温度、更严重的风暴以及更严重的干旱,气候变化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上周我们发生了一个小事故,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信标链的参与度下降了8%左右,事件发生后,我们在Discord频道展开了大量讨论,开发者们查看了是谁丢失了区块proposal,很快,我们就发现这次事故是因为Teku引起的。 图: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信标链的网络参与度下降了8% 你可以通过我们的事后回顾报告了解整件事的全貌。
本周三,《时代》将推出它的首期NFT杂志,封面人物是以太坊的创始人V神。作为预热,杂志把V神的采访先发了出来,并收获了一大波热度。甚至原本不关心crypto的人,也开始打听V神是谁。 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周刊,或许没有之一,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说是“荣登”毫不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