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向区块链
Web3时代里,社交和创作者经济将是全新的模式,同时一个全新的组织模式“DAO”也将随之兴起。万向区块链蜂巢研习社第77期,邀请了刘锋、RSS3创始人Joshua、视频号第一任PMMo、RhizomeDAO&GuildW创始人KErica、EmpowerLabs创始人王超,从社交、创作者经济、DAO的角度切入,探讨如何构建更好的Web3。
下文为蜂巢研习社第77期的分享全文。根据速记整理,略有不影响原意的删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万向区块链立场。
刘锋:
大家晚上好!我是刘锋,特别高兴能够再次参加蜂巢研习社的直播活动。今天邀请了几位在BuildingWeb3的朋友,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非常热的话题。今天会涉及到关于Web3一些很具体的应用和实现,会讨论关于社交、创作者经济和DAO的话题。
首先我想请各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更关键的是介绍自己的时候能够分享下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你在做的事情和Web3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大家讨论Web3讨论得非常多,我在每一个关于Web3话题的讨论中,都听不同的人对Web3做不同的诠释。但是今天我想请各位讲讲你们自己在做的事情,在过程中向大家讲讲你们所理解的Web3是什么。请大家依次展开,首先有请王超。
王超:
我本来还想从别人那里学一学再组织一下措词,没想到第一个就被点名了。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传统IT行业出身的,2017年加入到行业里。
我从2021年4、5月份开始,又把一部分精力投在Web3相关的领域,最主要的是专注在DAO方向,但也还是学习为主。我个人比较喜欢在Web3世界里看来看去,最近一年认识我的小伙伴都是因为我写过一些文章。包括FWB、BanklessDAO,前两天写过一个关于无聊猿的介绍,传播得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一些人了解Web3和DAO。
但文章的输出并不是我个人的重点,我只是天天在好奇地闲逛,它是一个很精彩的新世界,所以肯定能遇到特别好玩的事儿,偶尔就有冲动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分享出来,让大家知道这里有这么一个小天地,或者让一些人减少对一些事情的误会。
我的个人定位是在Web3里的“闲逛者”,因为我对创新,以及对有意思的社区都保持特别大的好奇心,喜欢看来看去。
但是在Web3世界里,有时候光看是不够的,你不参与进去看不懂,所以我除了看也在很实际地参与一些社区者的工作,比较杂,可以举出一大堆。比如说Bankless马上会成立Banklessconsulting,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的consultingfirm。这跟我之前做IT服务consulting这些背景很契合的,所以我会有兴趣参与一部分。
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非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Web3的发展有帮助。
目前我还作为贡献者和一些社区的小伙伴参与了DAO生态信息的项目。最近有一个社区会启动一个VentureDAO,我也有一点点贡献,初期的时候做了一点点贡献,我个人也会是他的LP之一。
我以参与的方式在学习,因为我个人还是天天在学很多东西。精力被分散得很厉害,比较正确的方式还是应该专注在某一个或两个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建设,这才是对Web3世界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在参与一些事的过程中会认识一些人,会知道一些好玩的事。因为个人的精力确实非常有限,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跟我过来一起玩,大家可以互通有无。
在当前这个情况下,某种程度上华语区和海外的Web3世界是有点点割裂的。从投资层面上还好,还没那么割裂,但是从build层面上,毫无疑问割裂得很严重。如果说能有一些小伙伴参与到优秀的海外社区,能把全球或者至少中文和海外的Web3世界连接起来,这可能会有一些价值。
比如FriendswithbenefitsFWB,这是我很喜欢的社区,之前我跟很多小伙伴说FWB特别好,如果你们有热情愿意去玩,你们可以去申请一下,申请不是很简单,这个我帮不上忙,大家就各显神通吧。
如果你们能申请通过,它还是有财务的门槛的,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我来帮你们解决。这是一个简单的尝试,算是一时兴起,也不系统。但是2022年我可能希望会在这个方向上多做一点点事,也能够更系统化一点。
总的来说,我还是没有确定的方向说我要投入到做什么。这个世界是个新世界,好玩,我也喜欢玩,所以我就在这里面和大家很开心地玩耍。
刘锋:
谢谢王超,其实王超蛮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一个在好玩世界闲逛的人,实际上他在各个DAO上的参与度非常高,等会儿可以就这个话题再展开细聊聊。
下面Mo介绍一下自己好吗?讲讲你的过去以及你和Web3的关系。
Mo: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Mo,我一直在Web2世界里做产品经理的工作,所以可能会离Web2更近。最近我一直在从事社交、内容创作相关的产品工作,之前我一直会围绕UGC或者去中心化命题做一些事情,我非常看好去中心化创作,包括从下往上的内容生产,这是我一直都很看好的。
在Web3主要看重有去中心化以及数据归属于用户,以及有很强的可拓展性。我认为,Web3是比Web2现在阶段更加有价值的网络,所以目前我离职了,在做Web3的探索。
由Magic Eden为ApeCoin DAO构建NFT市场的提案已开启投票:9月16日消息,由Magic Eden为ApeCoin DAO构建NFT市场的提案已开启投票,投票将于9月22日截止,目前支持率为98.3%。
此前8月份消息,NFT市场Magic Eden已向ApeCoin DAO提交了一份提案,以为其建立一个NFT市场,APE持有者可以在其中以0.75%的交易费交易NFT。Magic Eden提议对每笔交易收取1.5%的费用,并对在ApeCoin中进行的所有交易提供0.5%的折扣(APE),对Bored APE Yacht Club、Mutant APE Yacht Club和Bored APE Kennel Club NFT持有者进行的交易额外提供0.25%的折扣。[2022/9/16 7:00:23]
将来可能做围绕创作者经济的社交协议,想为Web3世界做些建设,但现在还比较早期,所以想向大家多学习一下。
刚刚有提到介绍一下对Web3的理解,Web3对比Web2的应用,比如说Facebook、YouTube这样产品的话,很大的不一样的点是数据、内容创作所有权归属于用户和创作者的。
一开始大型公司也可能是基于开放协议标准上开发的,但数据是在公司这边,可能因为成本的问题用户没法承担。大公司利益带来之后会有更加垄断的想法,比如说建立了围墙,数据是没办法公开和共享的,这时候很难让更多的好应用去产生。
比如说有更好的开发者带来更符合用户价值,且经济价值返还给用户的产品没办法在Web2世界拿到主导权,因为数据被垄断了。
基于此会有很多问题,所以很难有比较小的公司出来,更多被大公司垄断了。
实际上,用户价值/创作者价值并没有在里面被发挥到最好。Web3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然现在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点,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未来,我非常认可Web3对于创作者经济、对于社区、对于创作的价值。所以我会在这个节点选择加入到Web3的建设里。
刘锋:
欢迎来自大厂逃离996的朋友,Web3世界应该会给你更多不一样的体验。等一会儿可以就你将要涉足的领域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下面KErica,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介绍一下自己。
KErica:
大家好!我是KErica,大家喊我K,也可以喊Erica,很多朋友会直接称呼我E酱。我个人进入Web3世界之前是做行业研究的,也参与孵化过一些区块链相关的项目。但是我最早接触Crypto是在2013年。
当时有一位科幻作家叫长铗,圈内的很多朋友都知道,他也是非常早期的加密行业的布道者和创业者,我和一些非常喜欢科幻的朋友因此比较早知道这些新鲜事物的存在。
在我搜索这些信息时,获知Ripple激励用户贡献算力给癌症研究中心,在对新事物好奇心的驱动下,也在想要支持自己关心的公益事业的愿望下,我就这样跳进了Crypto这个“兔子洞”,一直到现在,这是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
关于Web3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想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明。目前我在行业的重心分为两方面:
第一方面,刚刚两位老师提到的创作者如何在Web3中获得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我是作为独立创作者一直在坚持输出Web3相关的研究内容。比如,从2018年开始,我一直在写一些DAPP相关的内容,一直坚持到现在,四年间,主要是从研究视角探讨一些Web3趋势及代表性的产品。
同时,因为我自己是个小说作者,比较擅长世界观设定部分的搭建,所以也会很积极地参与和主导一些全链上的游戏项目。
另一方面,因为我自己是作为DAO和Guild的组织者,近一年的主要任务是把一些对于Web3有兴趣,并且很愿意坚持下去的小伙伴组织在一起。
比如,RhizomeDAO,它的名称是源于的德勒兹和加塔利合著的《千高原》,“Rhizome”一词是其中的一个哲学概念,翻译成中文就是“根茎”,它“可能在任何一部份被瓦解、中断,但它将会沿着任何原来的线再联结,或是从新的线开始。”。
我个人觉得这个概念非常好,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去中心化网络形式,也是我们如今DAO的精神共识。
在DAO中,存在很多SubDAO,比如说最早围绕《黑暗森林》游戏创建的一个开发者和玩家公会,它的名称来源于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三体》中的最强探测器“水滴“,所以叫GuildW,一开始大家都是玩游戏,
但是慢慢坚持下来会有些很神奇的事情发生,比如一些开发者已经着手去开发自己的全链上游戏。在Web3世界,会有很多此类的事情发生。一群有趣且愿意坚持的人聚在一起,他们自己会找到共同话题,会发生反应,去创造出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除此之外,也有做cryptonative创新类应用的Labs,还有一个辅助Web2开发者进入Web3世界的223DAO,就是Web2ToWeb3的意思。还有一个每周对去中心化内容平台Mirror做内容策展的MirrorCuratorDAO,以及两个VCDAO和一个Web3BuidlerFund。
之所以介绍这些,其实是想说我目前所处的Web3属于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有一点像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一样,不管是Web3还是Web3DAO,很难把所有人和一个极其具体的目标紧紧绑定,长期主义地行进。
Aave联合创始人:Aave已为机构建立“私有池”:金色财经报道,一名推特用户今日发推文称,由于反或AML的要求,其地址已被Aave“列入黑名单”。随后Aave联合创始人Stani Kulechov回复称,这是一个错误,并且“该文本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并且与该协议正在测试的另一个池相关”。Kulechov透露,Aave协议已为机构建立了一个“私有池”,供机构在参与之前进行“实践”。[2021/5/12 21:55:17]
我个人觉得最合适的方式是建立一个又一个有核心共识的平行宇宙,尽可能平衡用户、创作者、Token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可能性就像我刚刚说的那样,它会自己涌现。
简单来说,用户、创作者、Token,不管Token是ERC20还是NFT,他们都是Web3的核心。但是在一个事物最早期的阶段,我们作为个人最好还是尽可能投入建设,体验一个一个新的方向和产品,不要拘泥于必须定义Web3到底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认知的更新,也能把握好节奏,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刘锋:
谢谢KErica,Joshua呢?
Joshua:
大家好!我是Joshua,我的项目是RSS3,它实际上是做信息分发的去中心化协议。假设在Web3的流程里,信息永远都有创作、存储、分发、渲染。可以看到,创作和渲染很多时候会在客户端解决,存储有很多协议了,甚至包括主要的公链都有实际的存储功能,包括以太坊,包括其他现在比较火的Solana这些。
RSS3是分发的协议,单个信息在Web3里希望它有可互操作性的,不管你在哪里组合这则信息,我们都希望在其他应用上能够获取它。
对于RSS3来说,只要它跟一则信息从A点到B点有关,基本上我们都会服务它。在已有的结构里,已经服务了很多公链、去中心化其他网络结构,包括像MYKEY等,甚至像一些中心化的,包括最近有跟即刻进行合作到Web3里一些有趣的活动上来。
大约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这样子的,我个人对Web3的理解大约有三点:开放、民主化决策、去中心化控制。
第一,开放。我一般理解开放为开源和模块化,或者开源模块化和无需许可。开源是对某一个用户服务的时候,一定要能让用户有权利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在为他服务,服务的逻辑是怎么样子的。
对于模块化和无需许可是这个协议、这个应用应该无缝于所有其他的开放协议或者应用相结合,创作出新的东西、新的体验。而且在这种所谓的合作之间,应该不需要创作者,或者说是研发者的许可,应该是谁都可以的。
第二,民主化决策。对于某一个议题、某一个大量节点或者用户参与的网络来说,决策制定不是用单点实现的,而是用某种机制下多点共同决策,不管你这种机制是通过一层代理、二层代理、委托、全民公投、二次方,大家需要某一种方式来一起决策它,因为一个网络,一个大生态里相关的stakeholder不止一个,不止是项目方,还有所有的参与者,以及项目开发者或者用户们。
第三,去中心化架构。去中心化技术本身决定了开放和民主化决策的实际技术性前置要求,如果它不是去中心化控制的,而是单点控制的,随时可以把前两者,不管是开放还是去民主化决策的特性给收回来。
我个人理解,Web3大概有这三个核心的要点。
刘锋:
谢谢Joshua,你做了蛮有条理以及非常结构化的定义和分享。我也觉得,去定义Web3蛮难的,今天看到的东西和理解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更新东西,完全是我们想象之外的东西会展现给大家。
不过在今天,就像大家讲的Web3还是特别早期的事物,我也挺想听听大家给听众一些建议,我相信听众有几类人,一类是像我一样非常普通的未来Web3用户,我想听听王超和KErica对我们这样潜在的Web3用户给些建议,在这么早期的世界,我真的想从Web2变成Web3世界的用户可以做些什么。
另外我相信还有一些听众可能是开发者,现在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现在在一些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如果他们想到Web3世界建设的话,他们怎么能跳到“兔子洞”里?这个话题想听听Mo和Joshua给些建议,对你们来讲,这是你们走过的路。
先请KErica和王超给一般潜在Web3用户讲讲,分享一下你们的Tips。
KErica:
先从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新人角度来说。通常这些新人的资产安全认知并没有那么到位,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Web3,可能遇到局就被弹回去了,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科普。
个人觉得,新人想要进入这个世界,一是除非你有很靠谱的朋友,愿意带领你,有耐心手把手教你,这样确实不错;二是不要那么浮躁地认为进来这个世界第一步就要赚钱,如果你是这个心态很快速地进入这个世界。
刘锋:
打断一下,你觉得现在大家进入Web3世界最大的动力是为了赚钱吗?
KErica:我觉得是两部分用户,不少用户确实是听闻一些朋友的经历,想来看看自己能否赚到钱,很直接。然而,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只要你有好奇心来进入这个世界,你能打破一些认知的障碍,已经代表着你有可能会慢慢变成Web3的深度用户。我们应该尽可能去理解部分新人的投机行为。
但是,抱有投机初衷的用户最好还是花一些时间,不要那么浮躁地立刻冲着钱去,最好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特别是资产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特别重要。
江苏省将迎着区块链等风口构建绿色产业链:根据不久前召开的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视频座谈会,江苏省将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高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迎着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风口,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业链。(新华日报)[2020/8/15]
现在大部分Web3基础设施和应用,还是在和以太坊地址发生关系,你的资产安全是重中之重,你的地址是你手上的“门票”,有了门票才能进来再去体验其他的东西,这是非常基本的门槛。
另一部分,刚刚大家提到的DAO,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大部分机构和项目方都有相对较高的门槛和要求,一些开发者朋友可能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加上一些机缘巧合才能如愿成为从业者。
而DAO是更开放的组织形态,它可以接纳很多新人进入组织,立刻贡献和投入产品开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DAO也是非常好的从用户转化到buidler的形式,这两方面是目前我看来对个人用户来说值得参考的点。
刘锋:
先学会怎么保护自己,先去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DAO是特别好的入口。
KErica:
对。
刘锋:
讲到DAO,据我所知过去一年王超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刚才你也和大家简单分享了你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下面你可以跟大家更深入地讲讲,如果想参与DAO有哪些好的路径,你觉得就DAO这个组织,普通人应该怎么真正变成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怎么实现这一步?
王超:
刚才KErica一定程度上抢答了我想说的一部分,之前我是做钱包的,我很深刻地理解能够感受到用户的一些痛苦,这些东西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确实太复杂了,我们做得不够好,不止是说我所在的团队,而是说整个区块链行业的钱包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做得都不够好,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
当然,不够好要看从哪个层面来看这个东西。比如说回到100多年前,那时候大家用马车的时候汽车刚出来,你也觉得它不好,操作很复杂,不安全,冒着黑烟,声音很难听,烧个柴油什么的味也很大,你可以找出一堆它的缺点,每一个缺点都是真的。但如果你只看它的缺点,往往会忽略一个事情,那就是汽车和马车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随着行业发展,汽车时代初期的各种糟糕体验逐渐被克服,最终汽车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现在想进来Web3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它还确实太早,还有一些误解,包括基础设施肯定也是不那么完善的,这都是现实,需要去建设去克服它。
怎么建设?回到KErica说的,DAO是特别好的领域去进入这个世界,因为几乎所有正经的道一方面社区会非常友善,另一方面这些DAO反而没有那么多技术门槛,甚至很多DAO就有一个discord账号就可以进去和大家很愉快地玩耍,甚至不需要有什么钱包,你完全不懂都没关系,因为大部分DAO是保持自己的开发性,并不需要你上来就验证它的Token,当你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你参与进去,你和这些人成为朋友,当你开始做出贡献,当你开始变成builder,你可能会得到奖励。
这时候很现实,你就需要应用钱包了,如果说你到了那个阶段,一定会有身边很多DAO里的朋友帮助你解决这个事情的,这算是曲线救国,到那时候肯定就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在这之前,如果身边没有特别懂的朋友帮助你,同时你又不是技术出身,或者对这些东西有比较轻松理解能力的人,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门槛以及一定的潜在风险,风险不是你被被偷,而是自己因为对某些东西不理解,导致最后就丢了,我之前做钱包的时候看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回到刘老师的问题,最近很多投资相关的朋友跟我聊,问我怎么看DAO这赛道。我说首先DAO不是一个赛道,如果把DAO狭义地理解成公司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替代一下也没毛病,不能说公司是什么赛道,这很奇怪,你得告诉我你是什么公司,你是做石油化工的,还是做传媒的,你得先告诉我你做什么。
DAO其实也是一样,之前说起来DAO很窄,要么就是投资领域,要么就是一些DeFi类把DAO作为自己的治理模块。
最近尤其是近几个月,DAO从非常CryptoNative的圈子急速向全世界全社会拓展。还有一些环保的,甚至我还看到一个有点扯说要分叉联合国的,当然不是真的要分叉联合国,因为联合国有可持续发展目标,里面有环保、医疗这些跟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他觉得联合国做得不够好,所以他希望在这个层面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进行帮助,这算是publicgood,这类的DAO非常非常多。
还有细的领域,前两天比较热的Blockbuster,是之前Web1甚至连Web1都不算的公司,当时我在美国的时候它还是很热的,大家去借DVD去看,但最后它“死”掉了。
它的同行Netflix之前也是做DVD租赁的,但人家转型活下来了,活下来现在被这帮人变成了Web2的代表。
现在说起来DAO早已经超越了CryptoNative小细分领域的东西,目前还不够丰富,但是也还不错,可能往后看半年、看一年,一定会在各个领域都孵化出、诞生出这个领域里的DAO。那时候无论你说你喜欢科研,甚至集邮或者其他什么领域,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跟你兴趣特别符合,甚至至少是比较相关领域的小群体。
刘锋:
我想打断一下王超,你能简单说一下你讲的这些所谓的DAO和过去这种兴趣小组到底有什么样的质的区别?
金色相对论 | 陈晓华:链改的精髓就是构建区块链生态,打通生态链的数据共享问题:在今日举行的金色相对论中,针对“区块链的发展又将为经济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的问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晓华表示,区块链产业链涉及多方上下游主体,覆盖到数据的采集、传输、使用等全流程,在以往的数字化产业实践中,存在数据信息孤岛、无法实时互联互通、数据查证信任等弊病。而基于区块链,可实现产业链相关参与方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则,以安全、可信、准入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使用等。通过为人、机构、甚至于设备分配一个专属区块链身份,再将生产组织逻辑写成既定规则的智能合约,以智能合约保障相关数据信息的高效、有序流转。产业应当积极的在以上各方面采取主动,布局上下游,做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业链的建设。
对于企业而言,区块链或许能发挥最大价值,也就是我们谈的链改,链改的精髓就是构建区块链生态,打通生态链的数据共享问题,通过区块链+通证+共识社区,构筑基于信任、激励、组织三大机制的治理逻辑,是数字时代百年财富新模式的不竭动力!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升级企业供应链,协助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强化及转型升级起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企业间信息和资源的增值发展和高效利用,形成“滚雪球”式不断壮大的区块链价值链。[2020/6/2]
王超:
DAO和兴趣小组的区别,最主要的需求是所有我看到的DAO都不断地鼓励你把自己的idea变成action,获取共识大家一起去做,去分享成功的喜悦。当然我自己没有怎么参与过兴趣小组,说得不一定对。
我觉得兴趣小组会停留在多聊聊天,最多是线下聚聚会,真正最后产生action的没有那么多,或者产生action也是因为这个兴趣小组有几个人关系特别好,产生了化学反应,最后出去创业了,我相信是有的。但真正作为组织去系统化地做action是比较难的,也没有看到。
之前从理论上、工具上不具备,现在Crypto这些工具极大增加了协调的能力,不止是从沟通方面协调,包括财务能力上,包括利益分配上、治理协调也是协调。协调能力的增加让我们能够用DAO的方式做很多行动,而不是大家嘻嘻哈哈聊个天,最后就洗洗睡了。
刘锋:
通过DAO这种形式绑定得会更深,现在有大量工具的存在,让大家更容易协同以及付诸于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王超:
是的。
刘锋:
我刚刚打断了,你还是继续讲两句DAO你的建议。
王超:
我基本上也就到那儿了,我表达的观点是或者是现在,或者是几个月之后,不管你的兴趣领域在哪个地方,你一定能找到跟兴趣领域相近的小组织参与一下,这是非常好的参与点,你先不需要成为Web3的用户,你可以直接成为某一个Web3群体的一员,大家去探讨共同的兴趣领域,做很多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曲线救国,把你在Web3入门的基础顺带解决掉,因为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友善的人会帮助你的。
刘锋:
谢谢王超,刚刚王超和KErica是给普通用户了一些建议,Mo和Joshua能不能从开发者的角度,因为开发者更被视为Web3重要的builder建设者,对开发者来讲,跳到这个领域到底应该怎么入门呢?
Mo你先讲讲,分享一下你觉得最难的一步,如何走出这一步。
Mo:
刚刚有聊到挺多,包括DAO包括刚才提到的这些,都还蛮好的。我会从内容角度、社区角度的价值去考量。
在Web3NFT之前基本金融属性非常强,没有很多基于内容和社交的东西,当有了NFT有了内容性之后能寄生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特别是能带来很多出圈的价值。
之前的Web3更多是金融的需求,金融需求也在慢慢变大,如果你要让参与者越来越多的话,肯定不能只依赖于金融需求本身,所以现在很多builder会做很多事情,其中一方面肯定是让非金融需求的价值慢慢变大,NFT就有类似的属性。
最近出圈的NFT、图像类的NFT除了金融属性外,增添了一部分文化属性、社区认同,但会因为某种文化、某种社区价值的共识,会让NFT的价值持续上升,吸引到更多的人。
我觉得它已经有一定的社交性了,如果看以前社交产品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新的社交网络是通过旧的网络寄生诞生出来的。
NFT头像在Twitter上换起来的话也会被别人看到被别人意识到它们是一个社区,或者有一种比较酷的形象出现。这件事情在以前也出现过,比如说像TikTok的视频当时很火,他们会在INS传播起来,大家会想知道这个东西那么酷是怎么做的,他们也想知道TikTok怎么下载,就会迁移过去。
从我的角度来看,出去能够让Crypto、Web3的社交性、身份性及整体内容价值提升,它能够持续吸引到更多用户进来,也带来了除了金融属性外其他更多的属性、更多的价值。
举个例子,现在只有头像价值,如果未来虚拟世界Metaverse能够很方便地使用了,那我们购买了NFT在游戏里在Metaverse里使用和穿戴,它的使用价值又会多了一层,去金融化这一步又多了一步,可以让群体拓展得更多。
最近有看一些项目是做AR相关的,买了虚拟的资产可以穿戴在实际的头上、脚上,它也是有一定的传播性,也多了一层使用价值,使用价值除了投资之外,还可以去炫耀,发个视频在朋友圈,也能够提升价值,这是社区炫耀性价值的提升,不一定是产品,可能是已有的一些形态衍生,这方面可以做尝试,也是我正在研究的方向。
声音 | 深圳市委常委田夫:前海初步构建起区块链技术产业生态: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田夫表示,前海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初步构建起区块链技术产业生态,4800 余家企业提供金融科技服务。1-10月,前海金融业实现税收216.73亿元,增长28.4%。(上证报)[2019/12/7]
另外一方面是创作者经济,怎么理解它呢?当时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当时Musically的创始人比喻Musically怎么抢夺INS用户的时候,提到像当年的美欧大陆没有基础设施,秩序也不稳定,体验肯定是比较差的。为什么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到那么多移民过来,欧洲那么完善的基础设施,体验那么好。
因为当时他制造了很多财富神话,起到示范的作用,可以被发现原来我们移民到美欧大陆之后可以获得很好的财富价值,就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更多人进来。
这里肯定不是提所谓的投机价值,如果能够围绕很健康的数字内容创作者经济的话,也能够在Web3世界里比Web2创作者本身获得更大的价值。这件事情是在发生中,比如说NFT,艺术家在这边创作的东西带来的价值肯定比以前数字世界带来的价值更大,未来是不是可以再加大这部分的效应?
比如说能够有一些能力让创作者有自己的个人Token网络,是健康的,是围绕数字内容生产的,它可能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甚至可以真正让这些价值提升的手段。
当然还有其他的辅助,比如说降低Web3生产门槛、流转门槛、分发门槛,只要把效率性的东西提升,再加上Web3特有的经济系统,其实可以让内容价值比起Web2有很大的提升,能起到示范作用吸引到更多人加入。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就会有很多基础建设去完成去建设,如果做builder的话可以研究方面,这也是我看的一个方向。
当然,未来肯定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暴富了之后进来越来越多人,可能后面进来的人不那么容易暴富了,后面的人怎么办?这也是很多人提的问题。
但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慢慢被我们解决,因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去中心化,肯定不会头部集中在很多都是早来的人获得很大的财富,最良性的东西应该是去中心化的,每个创作者有自己的群体,应该更服务于长尾创作者,而不是头部或者是新来的人,新来的人可能只是作为示范作用吸引更多人进来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可以有很多事情去做,目前来讲Web3对builder来讲是蛮多好玩的,可以去尝试。
我刚刚提到的这两个方向肯定是我现在在看的方向,当然也有其他把游戏做得更加好玩了,现在游戏更多是为了赚钱,未来可不可以我过来这边是为了要支付,因为好玩所以会付钱,这是大家在尝试和变化的方向,有很多人在做努力。
这是非常草根非常初创的阶段,未来慢慢建设好的话,用户群体慢慢大起来一起推动,这件事情是魅力之一,builder都是可以做出贡献的。
我大概分享到这里。
刘锋:
Mo讲到了Web3对开发者来讲让大家兴奋的点,各种新的社交关系、新的游戏玩法。
我也在想,最近大家讲到Web3最容易马上想到的就是各种所谓的SocialFi,或者是创作者经济相关的东西,每天能看到细分领域有大量新项目在出现,大量开发者在涌入。
Joshua做的东西和这也非常相关,想听听你的看法,在所谓的SocialFi和创作者经济的领域,这么多项目,开发者讲到Web3都往这个方向去走,现在会不会已经有点卷了?这些领域还值不值得开发者继续去冲?
Joshua:
社交或者是连接相关的,都跳不开Web3整体框架。我个人觉得在你判断这会不会有机会,或者机会在哪里,以及我该不该从事的时候,这可能是两个事情。
如果你是去判断Web3里可能有哪些结构性机会,尤其当我们这里提到开发者的时候,我个人认为这里提到指代的应该是应用开发者,更多是在Web3里做。
刘锋:
我更多指的是应用开发者,因为其他公链这些更多是多用途更底层的领域。
Joshua:
对的,很核心的主线是数据可操作性、数据互操作性,当一个应用开发者在面临Web2到Web3转变的时候,数据的可互操作性是里面巨大的差异,如何利用数据可操作性在产品体验build出区别,会是巨大的所谓的红利。
在以往你要从头搭建一个东西,数据的积累是极其困难的,现在不是这样子。当然,我们分发数据,我们希望供应大量SocialFi,或者社交相关,或者连接相关的应用出来,因为我们本身是最大的数据提供方,利益相关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实际情况确实也是这样子的,当你可以直接构建出一个所谓的Twitter,它跟Twitter所能获取到的信息和权限一样好的时候,其实里面会有一定的机会跟一定的优势可能在。
在以往做体验和产品的同志们会有一个感觉,体验跟产品设计在绝对性商业、场景的逻辑面前一文不值。比如说你的打车软件打得到车,我的打不到车,产品经理可以做某种调控,或者设计再好、体验再好是没有意义的。
在Web3里这个逻辑被打破了,它是不是很卷呢?或许它比以前卷了,但它启动的门槛和构建的难度仍然低于Web2的,这是真实的。
但取决于是不是Web2开发者要过来,或者某一个领域的开发者要过来,要遵循一个核心原则。
引用我们联合创始人时常放在外面的一句话“写代码是热爱,写到世界充满爱”。
我能理解,很多建设是为了成功而来的,这个我非常理解的,比如说某个地方有结构性机会,你过来建设。至少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尤其是当行业有不景气的时候,比如说Web3或者去中心化互联网,在沾到金融之前是非常糟糕的领域,你不会见到创作者做这个领域的。
但是我们团队的联合创始人里有一大半本来就是做这个的,他们或许收入会很低,他们或许遭受过很多的不理解、不赞同。我们预计未来这是实际上仍然存在或持续存在多次的,因为本身一个行业一定有它的周期。
如果某一个开发者、创业者在进入一个产品、一个领域、一个方向之前,即便这个行业很糟很惨,我仍然愿意继续,我仍然愿意去做的信念/理念,可能你都不适合,如果你有这种信念和理念,对某个项目或产品都适合,不存在太早了、太晚了、太卷了、太不卷了的逻辑。这是核心的原因,也是我们在构建RSS3时最核心的逻辑所在,这个东西是不是对的。
大家现在会看到RSS3的募资情况不错、运营情况不错,如果RSS3很惨淡,如果最后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个领域,我们愿不愿意从事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如果不管怎么样答案都是“是的”,那你都可以参与。我个人认为,你的判断应该是这样子的。
刘锋:
刚才大家讨论得蛮分散的,整体来讲听上去都是这个行业机会特别多,但是大家都承认在这个行业里需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行业非常早期。
能不能请大家在各自角度分享一下,您觉得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真的让Web3的很多梦想能够实现,让更多用户能够涌入,让更多的应用可以出现,在下面未来的半年时间里,大家更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或者你作为一个个人、一个个体,你所在的项目作为一个个体,你觉得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Joshua:
我先来吧,我只针对后面的部分,如果需要更多的开发者或者更繁荣的生态大概需要怎么做。
最简单的一点,Web2有大量开发者,他们有很强的体验开发能力、产品能力、工程能力,但是目前来说,最简单一点,比如说现在support你是一个原生的IOS开发者,你做移动应用可以做得很好,你想做一个Web3的APP,假设你想做一个Web3版本的twitter/微信,你会发现你连第一步都过不了,你几乎没有任何方式以非Web的方式来启动一个应用,原生就没有,你做都做不了。
你可以说OK,这里有大量的需求,Web2开发者希望buildWeb3的一些东西。实际上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包括了数据本身,刚才说到的可互操作的数据、直接能用的数据,包括了一些已有的基础设施信息通路,也就是说上来就能加入进去,比如说以太坊是一种很厉害的信息通路,也包括了工程上的基础设施和架构。
至少在Web2时期已经证明了移动是最大的流量,也是最大的用户群体,如果这个东西我们都没有做好的话就很困难,但这也意味着这里面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把用户吸引进来,因为你有了好的基础设施就有更多更好的开发者做出更好的应用,更容易进来,现在我们更多理解就在这方面。
刘锋:
在你看来,基础设施其实是瓶颈。
Joshua:
对,我觉得Web2工程师的能力和倾向都在了。
刘锋:
怎么能够解决这个瓶颈?
Joshua:
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努力做的事情,如果我自吹自擂的话可以说RSS3可以帮助你在一个原生开发者一天以内能做出一个Twitter类的应用来,一天时间,几乎能达到比Web2还厉害了,Web2一天时间只能做个空的出来,而Web3里通过RSS3所提供的一系列东西可以一下子搭建出整个东西来,甚至大概两天时间就能搭建出一个淘宝来,非常夸张。
刘锋:
这就是Web3最迷人的地方,它的互操作性,还有它的这种模块式的组件功能。
Joshua: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有多厉害,而是说Web3的逻辑使得我们能做到这件事情。
刘锋:
谢谢Joshua,其他同学愿不愿意继续聊聊你看到的解决方法。
Mo:
我非常喜欢Web3,包括Joshua做的协议,以及很多现在努力去建设的协议,包括社交关系图谱协议、DID协议,这些协议都能让我们非常好地在上面建设应用。
为爱发电还是需要的,这件事情在加密开发圈子里很多都是这样子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加入更多人、更多稳定开发者的话,整体体量加大也是非常重要的角度。
基于这个角度,要做更多出圈的事情,不光是应用还是文化传播相关的事情,如果这方面能够出圈能够带动更多人进来,更多市场,这时候开发者也愿意过来了。
我一直有个观点是只要人足够多,并且有去中心化的分布决策,都是自下而上建设的话,人越多一定越好,这样建设得也更快一些。
基于此前提,建议让更多人意识到Web3的好,并且通过产品化的手段、内容化、社交化的手段影响到更多人,让他们知道这边是更不错的地方,他们可以过来,当这里的规模大了、用户大了,开发者自然也会变大,这也是另外一个角度的补充。
KErica:
我非常同意Joshua及Mo老师的看法,首先是Joshua说到基础设施的问题,这一点我也非常感同身受。
从2020年的DeFiSummer到现在,行业发展非常非常快。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链的性能已经跟不上应用层发展的节奏了。可以说,几乎每一轮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这种情况最早会在游戏上先体现出来,因为游戏就是对于现实的模拟,游戏里有自己的经济体系,所以是相辅相成的演进循环。
这一轮DeFi的很多功能都是上一轮链游实践中过渡而来的,从链游的实验到DeFi,DeFi演进了再接着去影响游戏,又开启了新的实验,一轮一轮循环下去。
从我个人的角度,我非常看好全链上游戏的方向,而且我认为它有非常大的概率是下一轮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的On-ChainGame因为基础设施的不足,而无法承载大量用户,这也是事实,相当于整个行业的缩影。
目前像这类东西的用户少既是必然基础设施的限制,也是一种选择。比如说之前有去组织一次社区轮的DarkForest,当时有开放对外申请,大约不到24小时就有1万多个申请,当时XDai官方私信我们问玩家大概会控制在多少人,后来我们控制在600个白名单,有400多位玩家在游戏中创造了竞技积分。比较不幸的是,链上清算的部分抬高了Gas,游戏高频交互占比更高,让Gas更上一层楼,所以那天XDai的Gas最高到了1500,而平时拉到40都是极速模式了。
现在基础设施就是这样的状态。
刚刚也提到创作者经济,因为想要吸引更多人来进入,Mirror这种去中心化内容平台也存在瓶颈:
一是用户有认知门槛,这是目前我们可以去解决的,比如,大家基于某一个共识吸引更多的创作者进来,在上面创作;与此同时,Mirror上发布的内容可以直接免费存到AR上,对创作者来说也是天然的吸引。然而,如果他们想要使用更多原生一点的Web3功能,比如说想把文章铸造成一个NFT,那这就会遇到一堵墙——你需要付出Gas,而且主网拥堵的时候会非常非常贵。
最近大家可能看到过一篇文章《2021年以太坊回顾》,其中也提到了创作者经济,文章的作者JoshStark认为创作者经济已经在以太坊生态上成为了主流。比如说2021年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其他创作者使用以太坊主网总共赚取了35亿美元。
但是这是光鲜的一面,他没有提到另一点,有更多创作者连Gas费都没赚回来,35亿美元中,大家消耗的Gas也没被算进去,只算了总的收益。
刘锋:
没有把成本算出来。
KErica:
还有很多创作者没有能力付那么多Gas,直接被挡在门外,没有用这部分功能去扩展他们在Web3的变现能力。
像Mirror这样的去中心化内容平台想要触达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可能还需要等到以太坊的Layer2有进一步的发展,基础设施更加成熟,才能够有办法让更多人有能力到这个世界里来,体验更多。
另一方面,像DeFi还有GameFi的存在,因为GameFi本身就是用游戏化包裹了DeFi,讨论它的用户量意义不是特别大,我很同意长铗曾经提到一个看法,他说对于DeFi来说,资金量的意义远远大于用户数量的意义。
对GameFi来说,一些用户甚至可以是AI甚至是插件,因为本质上他们在主要参与者的眼中跟东南亚游戏“劳工”的区别并不大,都是PoW,但在我们看来,这是非常不好的,非常资本主义,把人限制得很死,这并不是Web3的优点。
刘锋:
把人固化了,人都变成矿机了。
KErica: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等待基础设施更完善,有更多可玩性,能在Web3领域有比较流畅的用户体验,这样才能够走向大众。
在现阶段,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一是要靠时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你可能就是等待,因为很多技术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搞定的。其二要靠像RSS3这样的团队继续建设,还有一些链开发者的努力,相当于大家共同努力,一砖一瓦建成一条长城,让大家去使用。
对个人来说,你的机会就在等待的时间中,如果你是建设者,你要努力去了解行业有哪些刚需,你去找到这些你技能可以发挥的建设点。如果你不是一个建设者,比如说你不懂技术或者你不是做产品的,那你也可以支持能够建设和解决问题的人,即使你不是投资人,也可以通过成为用户的方式参与和体验新的产品,多提建议。
前面也提到过,用户也是Web3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像读者对于作品的价值一样,都是构成完整作品的一部分。对于任何角色来说,Web3都有可以吸引他们、让他们参与的部分,这是非常非常有魅力的点。
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的内容,感谢大家。
刘锋:
谢谢!王超,你可以讲讲你的看法吗?
王超:
刚才几位老师都讲得特别硬,我讲点不那么硬的。
无论是对于社区也好、产品也好、行业也好。毫无疑问注意力都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注意力从哪儿来?刚才刘老师说半年最应该做什么,很多特别硬的东西半年其实做不完的,没那么快,但注意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获取注意力的方式很多。
元旦的时候,Bankless媒体的DavidHoffman说我们是Layer0技术,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人创造的,人就是Layer0,而叙事是能把人聚在一起的原因。我们会叙事,所以我们是layer0technologyng。
一定程度上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第一,人很重要,建设者很重要。如果你是硬核的建设者,能做很多复杂的工作,特别好。
但如果你来了以后发现你的技能没有那么匹配,或者可能时间没有那么多,那你在社区里每天早上发一个GM,这也是建设。因为你让这个社区变得更活跃,让硬核建设者知道有人在关注他,他觉得我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至少有人看到了我的努力,他看到了能做得更带劲儿。所以每天早上发一个GM,晚上发一个GN也是建设,是没问题的。
注意力、storytelling这些东西其实能够很迅速的把一些人带到这个世界里很重要的原因。过去半年,我跟很多海外非常硬核的DAO参与者做了大量沟通,上个月我还帮一个朋友拉了两个BanklessDAO非常重要的贡献者做了两期播客,正好这两期发出来了。
那两个人都不是Crypto出身的,都是2021年才听说这个东西进来。但他们做得非常非常好,无论是贡献度还是专业能力,之前他们根本不理解Web3,都是听了Bankless的播客进来的。在这个过程中,Bankless作为媒体,对这个过程的贡献很大,而另外带他们进来的人也是很重要的。
融到一起,还是需要传播,无论做什么样的传播,谁来做这个传播,先把人带进来,把注意力带进来,有更多的人进来,就有更多的建设者,注意力到了,建设者们也会努力地让这一切更快地发生。
说得比较杂,我不知道回答到您的问题没有,如果说让我选择在半年做一些事情,我觉得可能最现实的就是做这些吧,无论用什么方式,把人带进来,通过教育,把人留下来。
刘锋:?
每个人都应该有每个人的作为,在Web3世界做任何事情都会给别人敞开大门,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话题没法特别深入地交流,好在毕竟我们还在元宇宙世界里有很多机会可以继续交流,对Web3新的发展、新的方向以及更多新鲜的东西还有更多的机会一起去探索。
我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这期直播后还能够继续联系,并且真的能为Web3世界的建设出一份力量。
希望可以帮助到每一个愿意到Web3世界来尝试的朋友,如果开发者平时在Web3探索中遇到挑战和困难,或者如果用户遇到困难,欢迎随时来找我们。最好的方式是一起行动,为Web3的世界贡献力量。
特别感谢各位嘉宾,也谢谢大家的聆听!
原文作者:VicKalchev,BanklessDAO 原文编译:元宇宙之道 通往未来的DAO 坦率地说,DAO是组织的未来.
来源:ForesightVentures“可组合性是指一种能力,让组件能够重新组合成更大的结构.
作者:A&TCapital一、为什么投资ConsenSys 前言 近日ConsenSys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ConsenSys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作者:DaolecticResearch原文标题:《HowtoscaleEthereum?—AcomprehensiveanalysisofalltheactualLayer2environme.
来源:Odaily星球日报2022年3月28日下午,LooksRare团队在Discord举行AMA,讨论LooksRare技术相关问题,并回答社区用户所关心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来源:crypto@stanford受访人:ChristyChoi,币安Labs前投资总监 编译:麟奇,链捕手 主要观点: 币安Labs整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