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漫谈随笔是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敲出来的,用了一个星期,大概2万字。尽量避免谈技术细节,并不硬核,都是纯个人的想法和立场,绝对和任何别的机构和主体无关。
字太多,愿意读就读,或者挑着读,爱读不读,都没关系,也可以仅看“脱水版”
脱水版:
画像:全真教版、LowFi版、氪金版、数字孪生版、脑机版、修仙版……
沉浸:沉浸不是因为设备,而是因为内容和情感
数字化:这个世界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数字化,数字原生一代的社交和消费习惯不可忽视
分化:不会只有一个元宇宙,也不会只有一条区块链,就算没有区块链,也别太在意
价值:各有各的价值观,守住底线
技术:技术还在学步,话术已经起飞
科幻:《雪崩》写的略崩。但科幻是好东西,然后,讲科学的时候不要讲科幻
失控:技术乐观派、技术悲观派都没必要,当个技术客观派,读读《Code2.0》
迭代:一点一点来,走走看,给实干的人们一点耐心、给世界一点尊重
从前,天上有10个太阳,炙烤大地,后羿抡起箭,射下来9个,留一个“为人民服务”,从此万物生长。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元宇宙也是这样,热得过头,亮的晃眼。最终会是怎样,剩下多少,是否能给人们带来福祉,还得经过漫长的博弈和迭代。
一.画像
大体上,提起元宇宙都要讲《雪崩》、《头号玩家》、《失控玩家》,大家都默认元宇宙一定有VR/AR/XR,人们戴上眼镜接入到数字世界,开车开会,打工打钱、打怪打游戏,此为“全真教”元宇宙。这种元宇宙的体验全靠外挂,VR眼镜的重量、眩晕、电量吃紧、计算能力局促,目前的体验就跟当初砖头大哥大的时期差不多。小扎和微软给出的DEMO都是开会,说真的,和那些塑料小人开会,挺没趣味的。
目前元宇宙的当红炸子鸡Roblox,市值几百亿刀,里面各种像素方块小人在方块建筑里跑来跑去,要什么VR/XR,有人建模,有人玩,大家一起边玩儿边赚钱就行。有人干脆把《我的世界》《第二人生》这种都归入元宇宙。出于其不强调全景沉浸的“敷衍”体验,这种可以统称'平替LowFi型'元宇宙。
以上两种还是讲究点'沉浸感'和玩法的,像Decentraland这种主打的是'稀缺性',大佬们进去主要是玩币买地,目前一块虚拟的地已经卖到高达十万百万美刀。这种是'氪金型'元宇宙,屌丝在现实生活买不起房,进这种元宇宙也买不起地。当然他们可以'PlaytoEarn',也就是俗称的'打金'。了解下里面割韭菜取向且卷到肝疼的经济模型,会觉得这种氪金型元宇宙,更像是或者小煤窑,用肝挖矿。
“数字孪生'元宇宙强调和实体世界结合,通过传感器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连接到数字世界,虚实互动,比如虚拟城市、智慧交通什么的。首尔已经提出了“元宇宙首尔基本计划”,让市民可以戴着VR去见政府官员,开展旅游、医疗、教育等应用。的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数字化军事...都是广义上虚实结合的存在,本质上是在突破时空限制的技术基础上,强化现实世界的功能。这种元宇宙还需要在基础网络、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方面有更多投入,否则将会虚实脱节,体验拉垮。
到脑机级别,这就开始科幻了,“缸中之脑“元宇宙。但人类对人脑的理解,还在非常非常非常的早期,能不能通、能传多少信息、能不能模拟五感来完美的大脑、以及安不安全健不健康...都是问题。直接在脑子上插管这种画面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更极端的是,有人幻想把记忆全部上传元宇宙,在元宇宙里用算法构建自己,实现数字永生,这种可以叫“修仙版”元宇宙。这种想象很玄幻,伦理和技术都极具挑战,喜欢的非常喜欢,反感的极其反感。我认为技术无论如何也无法模拟出有真情实感的真人,最多是模拟出'工具人',就算实现了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数字人,对家属来说,数字人还是那个亲人么?除非,硅基全面覆盖了碳基,全员数字人,伦理体系完全升级,彻底异化。
以上只是粗略的举几个例子。如果用场景维度分,还可以有“办公版”元宇宙,“社交版”元宇宙,“游戏版”元宇宙,“炒房版”元宇宙,“鸡娃版”元宇宙、“观光版”元宇宙...可以一直罗列下去,根本罗列不完,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
元宇宙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在不同的人那里,并没有唯一的定义。你数字了,你虚拟了,你沉浸了,就是元宇宙。
二.沉浸
讲元宇宙时,还会抛出“身份”、“社交”、“经济”、“创造”、“去中心化”...等等大词,让人眼花缭乱,其实本质上,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一种体验:”沉浸“,其他东西都是达成沉浸的路径和工具,包括眼镜。
很久以前,我玩过MUD游戏,无图全是文字,有身份、成长、社交、经济等等完备的体系,一点都不比现在各种吹牛逼的世界观弱。如果我在MUD里只是“玩”游戏打怪练级,那可以说是“沉迷”而已,但里面我有朋友一起聊天一起做任务、挣到很多金子,有江湖地位受人尊敬,再加上让人着迷的古风文案、江湖意境...那种感觉就很“沉浸”。
放宽”沉浸“的标准,我可以说《实况足球》《古墓丽影》也很沉浸,我的世界梦之队主力前锋是巴乔,他每次漂亮的盘带突破进球,都让我非常欣慰;劳拉在各种世界里的探索、她1000种死法也让我心惊肉跳。我还沉迷过一阵子《魔兽世界》,就算不在工会打屁聊天不下副本不做任务不参与联盟部落团战,一个人骑着马或者鹰在魔兽世界里闲逛,听听背景音乐,和精灵NPC聊聊天,也是一种享受。
我女儿则是在《我的世界》《光.遇》里沉浸,上个暑假她迷上了《底特律变人》,对赛博朋克风格爱不释手。更早一点的技术蛮荒时代,人们玩桌面《龙与地下城》,靠想象就能驰骋奇幻世界。
某种程度上,我不需要VR眼镜、脑机,足够”好“的体验就能让我沉浸,有时回忆在MUD里仗剑走天涯的个个通宵,仿佛那已是一生。严格来说,手机、PAD、电脑都可以让人沉浸。通过不同大小的屏幕看虚拟空间,区别在于,文字是开了一条缝、手机开了一扇窗、大屏幕是坐拥一个看台,VR则是置身其中。不管怎么看,只要内容够好情绪够醇,酒不醉人人自醉。
VR眼镜的最大效能,就是占据人的视觉输入,强制将人和物理世界隔离。在人的五感中,视觉无疑是统治性的,如果不考虑VR目前的不完美,一旦人被VR第一视角震撼过,很多人确实会为之沉浸。但VR把人和环境隔绝,基本上只能定点使用、体验独占且深度、电量吃紧,这意味着不可能随时随地且长时间的沉浸。
相对来说,是不是手机、PAD这些随身设备,或者以后AR/MR设备将现实和虚拟有机混合,会更适合全天候沉浸?人可以上着班吃着饭走着路,就往元宇宙里看一眼伸一下手,和朋友、宠物互动一下,打理下里面的虚拟物业,看看自己的“英雄”化身有没有在打怪...平台和内容服务商们一定有办法设计让你碎片化、快速切换且占据你更多时间让你摸鱼式沉浸,显然还会用算法给你推荐刺激好玩的内容。
沉浸意味着你愿意在里面打发时间,愿意在里面寄托和倾泻你的情感,经济体系和社交关系支撑和维系着你持续沉浸,让你把它当日子来过。
沉浸有可能意味着无法回头,到了某个界限,你就分不清那边是真那边是假,或者你能分,但是你愿意留在那里,你觉得那样更好更适合你,甚至不惜与现实割席。
沉浸不是原因,也不是后果,沉浸只是你正在经历或经历过的“体验”。沉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对很'卷'的现实感到失望、或者对光怪陆离的数字世界感到好奇,或者FOMO、或者太有钱了换个环境找刺激。沉浸到一定程度,后果可能附带近视、颈椎疼、肝肾功能损坏,甚至导致这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异化。
当下的手机、游戏、短视频已经在抢夺大家的时间和注意力,餐桌上啃手机已经影响了家庭关系或团建质量,如果一个人整天躺在营养液里梦游太虚,他现实中的血亲家庭和社会关系又会怎样?夸他游戏打的好,赚了钱回来买房子么?也不是不可以...
显然会有太多的变数。好还是坏,只有等发生之后才能评判。
刘慈欣说,人类的未来应该是星辰大海,不应该是内卷元宇宙。某种程度上同意,但反过来看,在未来的一百年能飞到火星的有多少人?剩下的人类呢,他们应该如何去打发时间、如何娱乐、如何消解烦闷、如何去爱和恨?
三.数字化
有一个趋势我们不能忽视:“数字化”。
我是上世纪90年代触网的一代,那个时候我已经差不多读完了大学,我的职业人生一开始就是一种“网络生存”,我们在网上投简历、在互联网公司里摸鱼,看网文消磨时间、打网游、在开源社区交流合作。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一代的工作、生活大大的得益于数字化红利。
我即使不算数字化“原生”的一代,也算是数字化“殖民”的一代。我们并不抗拒数字化。
我们的后代从懂事起就和手机、PAD、电脑共存,他们玩盲盒,抽卡,买专设,互踩空间,扩列,王者吃鸡……这些和我们小时候玩弹珠、拍纸片,跳皮筋其实本质上没区别,都是游戏、社交、打发时间。我们小时候梦想拥有或者从同学那里赢到一套类似封神榜系列之类的纸牌,现在的小朋友也一样,他们只是把卡牌存到了手机里,他们同样愿意为这些数码内容付出时间,愿意付出金钱。
和95后00后多交流,会发现他们和虚拟生活的连接是很自然的。他们的娱乐在线上,朋友在线上,点外卖和叫车在线上,甚至上课学习、工作赚钱都在线上,他们有数字银行、手机支付加持,从没掏出过钱包,花钱都是用密码或指纹或刷脸。他们一个星期的伙食费是500块,同期也有可能花500块买皮肤,抽卡,或者到“设圈”里找设计师买'专设'
他们当然还会买美妆和名牌首饰,但线上的头像化身、空间装饰和粉丝数,已经是他们社交、品位、炫耀、等级的元素,是他们自我认知和群体认可的一部分。而且,对他们来说,数字化的部分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在意。如果付了钱的专设被剽窃,或设计师滥用给他人,他们会有办法让犯事的在圈子里'社死',再也赚不到这圈人的钱。自治的社群守则,一定程度上能做到他们圈子里的'版权保护',让这个小众的经济体亦可持续。
整个世界正在“滑向”数字化。数字化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改变了许多行业;未来数字化和现实有可能是交织发展,也有可能部分数字化形态会成为独立版图,尤其是游戏、ACG、二次元、虚拟经济,会更容易形成自我闭环。图为《堡垒之夜》的虚拟演唱会,其制作成本不菲,也带动了线上线下周边的大热。
拒绝承认数字化趋势,或者不理解年轻人的喜好和选择,就像我们的长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打游戏、看漫画、读金庸古龙,工作后还要从国企跳槽去民营互联网公司...许多现在代码写的的很溜的人,常常是小时候家里就斥“巨资”给他们买了中华学习机、486电脑,兴趣和能力“从娃娃抓起”。
有资料表明,我国的数字化产业已经达到31.7万亿GDP,占比达到总GDP的30%以上。这里面包含的是广义的“数字化”,包括5G通信、网络和计算集群等软硬件的新基建,工业智能、智慧城市、第三产业等,数字化已经赋能百业。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数字化路径、数字化程度会有所不同,但趋势是存在的。越来越多的人、以及他们的时间、注意力、钱财,用各种方式涌向“数字化”。迈过了某个界线,数字化有可能就迈进了广义“元宇宙”的圈子。
数字化有没有“过热',会不会到了一定程度,就达到了“饱和”,增长曲线变平甚至往下走,直到下一次技术突破带来的爆炸。这是有可能的。再者,历史已经证明,科技对于人类并不完全是馈赠,也不是完全的福祉,数字化一定会带来一些成本、风险、副作用,有信息不对称、技术失效、商业倾轧、安全隐私、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包括信息过载、信息茧房、算法奴役、监控窃听、价格歧视、黑客攻击、资金盘割韭菜....等等。甚至还需要考虑有一部分人不愿、不能接受或使用数字化的服务,比如老人、残障人士或有特定限制的人群。对这些,我们必须考虑周全。
一件事情肯定有AB面,但不会因为有问题就拒绝承认和看到趋势,同时也不会因为“趋势”或“信仰”,就无条件站队、歌颂、无脑执行,甚至借“信仰”之名,抡起割韭菜的屠刀,中饱私囊然后跑路。
务实的思维是“技术中立,风控优先”,穿透业务实质去采取合理的行动,不管你是数字化还是非数字化,只要影响了人、钱、国计民生,就按对应的法理、良俗、社会规则去执行和治理。
总之,数字化的趋势是一定的。有些数字化是显性的,尤其在疫情后,开会办公已经部分“线上化',有一些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很多你看不到的传感器、智能系统默默在那里工作,你发现道路越来越通畅,办事越来越便利高效,这也是数字化的效能。
我们现在可能还在数字化时代的开端,或者已经”上道“了,但路还挺长,完全虚拟的所谓”元宇宙“是不是数字化的”终极“状态,目前其实并没有答案。先往数字化的方向走两步呗。
四.分化
回到大刘的元宇宙质疑。我同意人类必须冲向太空,寻找新的殖民地;同时,人类也可以内视自身,寻找内心的平静,以及和大自然的和解,我认为这两者并不冲突。
问题在于,这两句话里的人类,都是笼统的概念,用大而化之、铁板一块的话术去陈述一个立场各异的事情,并不利于求同存异,结果通常会站队、冲突、对抗、非黑即白、你死我活。就像一个段子说的:黑条纹的白斑马和白条纹的黑斑马世代为仇。其实没那么大仇,可以求同存异,正视“分化”。
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有很多星系,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有很多国家。人类有很多种群,很多文明、宗教和偏好,很多价值观。于是,到选择是去太空还是去元宇宙时,不同的人各有各的企图,无论是去真正的宇宙,还是元宇宙,都会有人去选。
分化是必然的。几乎可以确定,未来不会只有一个全球全宇宙唯一的元宇宙。比如小扎的元宇宙,和微软的元宇宙,目前就是两茬人马,各做各的。国内也有同样体量的多个玩家,纷纷声称自己有构建元宇宙的能力,也已经有可见的谋划。在加密社区,黑客和极客们则宣称他们的元宇宙是去中心化的,Web3的、DAO的....
当这些玩家都全力以赴,你觉得他们谁会一统天下?答案可能是:None!在很长时间里,将会有很多个元宇宙并存,像泡泡一样浮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很大、有的小一点,有点从小变大,然后互相碰撞、挤压,砰一下爆了,然后又有很多新的泡泡加了进来...
妄自叵测一下,未来世界会有7个大的主要元宇宙,21个中等元宇宙,以及数不清的三四五六线元宇宙;不同的平台技术实现的不同风格的元宇宙;有跨大洲的元宇宙,以国家为边界的元宇宙,首尔这样的城市元宇宙,垂直行业色彩的元宇宙,民族和宗教观念的元宇宙;有的元宇宙是互相包容关系,比如国家和城市,有的会互相连接合作,有的会死不往来,甚至世代为仇;或许还有元宇宙存活于灰色地带、暗网、私服....就成了黑洞。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全球的黑客极客们向往开放、追求自由、彼此共情,互联网曾经有一段时间看起来非常“全球一网通”,著名的《网络独立宣言》就是发表于1996年。随着更多的人涌进来,网络对生活、生产、资源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客精神被稀释了,网络世界不可避免充斥着金钱和权力博弈、巨头争夺和垄断注意力、文明和价值取向割裂,互联网成了现在的“互裂网”。天下大同过于理想化。这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在激烈的博弈冲突中,大型公司会凭借现有的流量和技术优势,以及拉拢一堆小弟,形成各自的托拉斯,构建商业壁垒;如果元宇宙真的影响了国计民生,政府会在国家安全层面警惕新形态带来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问题、经济体系问题、军事竞争问题,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真到了一定阶段,面向元宇宙的法律法规就会在宪法等上位法的基础上陆续出台;去中心化原教旨主义鼓吹的无国界、无政府的愿景不会在短时间内达成,也许永远都不会达成。极客会采用多跳网络、密码学、DAO、虚拟货币构建他们的元宇宙,他们也许会把它称为Web3元宇宙,这种元宇宙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被“合规”的世界完全承认。
不同的元宇宙会有不同的身份体系。身份并不仅是”捏个脸“这种显性的事情,身份是元宇宙大门的钥匙,捏个脸不过是附着于身份之上的一点彩头。身份意味着自我认可、意味着黏性,意味着“控制”:实名认证、凭据管理都是控制,你要控制你的数据、平台也会KYC你,控制你的访问权限。身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没有看到足够的好处之前,巨头们不会完全放开自己的身份体系,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开放登录接口为什么一定要跟Meta打通?好处是什么?打通后用户迁移了怎么办?数据安全怎么办?谁负得起这个责任?只要国家边界存在,护照或者是数字化护照就会存在。就像那句话说的,科学可能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在经济体系上,小扎的Meta可能会继续推动Diem,使之成为Meta元宇宙里Oculus眼镜能看到的通货,但微软却不一定会买单。虚拟货币可能在Web3元宇宙里大行其道,但Meta和微软以及其他有自己支付体系的独立体公司都不一定会接受。所有的元宇宙货币,如果要跟现实世界的法币挂钩,比如PlayToEarn的钱,要换成法币去买吃喝的,那就必须走通元宇宙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兑换网关,这些网关必须是合规、被监管、能反的。在元宇宙和现实之间有市场防火墙,确保虚拟世界不会给现实世界带来体系性风险,也通过现实世界的信息和价值输入,去反向控制元宇宙...只要现实世界还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钱要和现实世界互相流动,必要的监管合规终将降临元宇宙(即使不是所有的)。同理,在隐私、信息合规方面,也有元宇宙和元宇宙、元宇宙和现实世界之间的防火墙,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也会被要求执行。
在个人数据方面,比如你在元宇宙A里建了一栋你的大厦,你想把它迁移到另一个元宇宙,还要得到相同的体验,那就意味着两个元宇宙的构建引擎、数据格式、功能接口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和可共通性。即使未来有“元宇宙数据标准”“元宇宙互操作标准”这种东西存在,在工程上也将会是一场噩梦。不同元宇宙平台的版本差异、处理能力差异、软硬件差异、资源差异,甚至美工风格鄙视链...都会使互通成为刻舟求剑。更别提在运营模式、成本收益博弈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比如平台为什么让你迁出迁入,迁移过来对平台有什么好处,迁移要花费多少钱和资源、会不会带来不稳定的有害数据...即使有类似GDPR、个人数据保护法这样的律例保护你的数据可迁移权利,实操起来依旧要考虑很多非技术因素,巨头们会想办法挽留、甚至阻碍用户迁移。而在极端情况下,跨“境”输出数据这种事情,本身就有可能不被明规则和潜规则所支持。
我最喜欢的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特德姜,在《软件体的生命周期》里描述了在虚拟世界里人们“养育”了AI“孩子”,倾注了人们的许多精力和情感,在虚拟世界更替时,他们面临把自己的“孩子”交付给另一个虚拟世界的问题,其中有诸多技术成本、伦理问题、经济博弈问题。这篇小说不长,文笔细腻,拳拳之心跃然纸上,技术+人文feel饱满溢出,又相当贴题,非常非常非常的推荐阅读。
“分化”并不是没有好处。尤其在探索期,各自发展有可能更容易资源内聚,轻装上阵,各自尝试,一部分成为先驱,有一些可能就成了先烈,这过程还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每一条路都有人去开拓,去走一走,最终跑出来的“元宇宙”,甚至有可能不是现在大家所想象的样子。
多种多样的元宇宙,也给到最终用户更多的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虽然有可能某些巨头像现在这样包办了吃喝拉撒玩乐工作,提供了“一站式”的元宇宙,但总有一些事情是他们不擅长、没做好、或者不屑于做的。那么,这些用户的需求将从别的元宇宙获得满足。当用户热衷于进进出出不同的元宇宙,他们用钱买单,用脚投票,那么,可能会有一些元宇宙为了先建立了联盟,形成了生态;又或者有不可抗力介入,勒令互通,然后巨头们才会扭扭捏捏的逐步放开,有限、可控、又互相算计的互联起来。
到这个阶段,区块链会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基于区块链,可以实现全局一致的分布式的身份标识体系和权限体系;结合区块链实现数据的分布式永久锚定和存储;在区块链上打通数据的互信分享;用分布式账本在各方之间建立一本账,营造经济体制,使资产和价值跨主体和跨域流动。这部分不展开了,我是搞区块链的,相信我,这些都做得到。
即使是这样,依旧可能有多个生态,多个区块链实例,无论你把它叫“公链”还是“联盟链”,无论是无需许可的还是有准入机制的链,每个区块链实例都不可能通吃全宇宙,每个区块链实例都只是连接了几个元宇宙的参与者,或许其中极少数极个别的“锦鲤”能获得尽可能大范围的共识,比如现在的比特币,但它也依旧没有覆盖所有的虚拟经济玩家。所以,即使是区块链本身,仍然是“分化”的。
也有可能,巨头们基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约定一些互相兼容的技术栈,实现特定数据和特定流程的互联。区块链的哲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过于“透明、平等、共享”了,如果把命交给区块链,对于他们来说,不免过于“失控”。澄清一下,我认为“透明、平等、共享”是对的,是应当追求的理想,但理想并不是100%的现实。理想可以逐步逼近,但中间会有很多灰度,一定会有一些元宇宙会用上区块链,有一些不会。
信仰数学、算法、多方共识,就选择区块链;相信现实的法律、资本和公信力可以映射到数字世界里,则引入区块链是可选的,或仅在有限场合使用区块链。这也是一种“分化”,两者之间其实也可以找到结合点。总之,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区块链其实并不是广义元宇宙的充分必要的必需品,就像现在很多互联网巨头并不真正的需要区块链,未来他们也不会把命完全交给区块链,但你不能禁止他们把自己构建的虚拟数字世界称为'元宇宙'。分化和混合会一直并存。也许原教旨主义者们会认为没有区块链的元宇宙不能叫元宇宙,或者是伪元宇宙...嗯,你们开心就好。
五.价值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话题。因为价值的判定来自不同的人的价值观、人生经历。有些价值是有“共识”的,但这“共识”可能也只存在于部分群体,基本上没有什么普世且能100%达成的共识。
比如,很多人宣称“区块链和NFT是元宇宙的价值体系”。其实,我认为NFT的定义本身并不复杂,无非是算法上的唯一性、备注里的可描述性,也就是百行代码的事情。写成智能合约放到区块链上,就有了来自多方协作的可确认性、可追溯性,这确实有那么一点儿意思。
NFT本质上并不是新的需求和技术。在现实世界里,“智慧社会“”智能工业“等领域,已经通过很多方式、流程、传感器,对”人、地、事、物、情、组织“做到精确的标识、密切的跟踪;在图书馆,每一本书也被编号,其出借和归还都被系统记录;现实中的每一套房、每一辆车,都在系统里有着自己的唯一标识。
从技术角度看,在数字世界里定义和标识一个东西更容易,成本更低,毕竟都是代码和数据。在区块链上,ERC721和ERC1155等规范最大意义是使NFT定义得以明晰和普及,在更大范围达成了共识,共识掀起的浪,确实巨大。
关键在于,针对某个NFT的确权、发行、定价,有什么依据?这么做之后,是否真的可以保护创作者和购买者的权益,让他们得到应有的体验?如果权益被损害,如何纠正甚至是强制执行?
一块虚拟土地卖到几十几百万美刀,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对有钱人来说,那不过是一个游戏,一个筹码,说直接点,那就是他们的拉斯维加斯,是他们的造富密码。
黄金等贵金属的稀缺性主要来自大自然,而且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其开采、运输、贸易需求会部分影响它的价格,但不会改变大自然里的藏量。以前的错版邮票可能是有意无意产生的。而NFT基本上就是人为且有意的,毕竟数字形态的内容本身,在满足版权保护、传播规范以及给创作者合理的利益回报前提下,其实可以低成本复制,让大量的人拥有或欣赏使用,并按既定协议给到创作者相应回报。
通过NFT这种简单的算法和代码包装,将内容保持“唯一化”,“专属化”,本质上是一种稀缺性制造,再放到市场里,使之具备可炒作性。我倒不能说这种行为不对,毕竟有的市场就是需要这样的商品。人们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愿意把钱投给一串HASH,那这串HASH就有了价值,有了流动性,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金融化,并不在于它有多少使用价值--在这个逻辑下,至于内容是否被复制剽窃重复售卖,也是不会去控制的,链上也只能做到权属记录。
也许,就因为权属证明,这串HASH还是会有一些“使用”价值吧,比如炫耀,身份认同什么的。正如前面所说的消费习惯的'数字化',确实会有一些现实需求,转换成了线上表现形态,好比用虚拟形象打标签,构建人群筛选器,类似'开宝马的'、'挎LV的',或者'激光眼极客'什么,这些人扎堆HIGH起来,他们眼里的麻瓜和“三和大神”就很难和这些人有共同语言了。
以上这些问题,在目前虚拟资产世界里是基本被忽视的。要么是他们根本不在乎,卖定离手,落袋为安,洪水滔天和我无关;要么对数字形态的权益认知已经'升维',现实里的法律法规、监管审计逻辑他们认为不再适用,只需用币买单。但从结果看,除了早期进入并赚到钱的很HIGH之外,一地鸡毛的事情实在太多。
如上面“数字化”一节所说,现在孩子们在“设圈”里买'专设',如果收钱的设计师乱搞,社死就是他的下场。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和事情表现出的契约精神,权益意识,还不如这些孩子。
毕竟,它就是一串HASH,你跟HASH较什么真呢?赚到闷声发财,亏了自认倒霉,不就完事了吗?
要理解这些,有一本书叫《商品金融化的逻辑》,我觉得是比较可读的一本普及型金融读物。优点是罗列了不少国内外以及历史上的各种案例,比如洛阳纸贵、郁金香、君子兰、茅台,古玩字画...等等,对每个案例都有一套相对一致的逻辑框架进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本来不是金融的东西,怎么被金融化,又会出现什么后果。推荐作为参考,效果自辨。
另外,很多人读过亚当斯密写的《国富论》,然后亚当斯密还有一本书叫《道德情操论》,内容顾名思义。只读一本不读另一本,其实是失衡甚至失德的。
我也看到,已经有人在做多方努力,构建相关的系统和制度,使得数字资产更加“有用”,运作更加规范,在法理和社群共识支持、相应技术和执行体系保障下,也可以给到持有者、使用者多元的支配权和权益回报。这需要更多人的共识和支持,也需要时间。
还是那句话,价值观人各不同。我们追逐“价值”的时候,不要在“价码”面前轻易放弃自己的底线。这样就好。
技术
元宇宙的“经典”体验,公认是VR眼镜,现在的VR眼镜基本上可以说是比较可用的产品了,但以苛刻极端幻想中的元宇宙标准看,VR眼镜并没有完美到可以让人全身心长时间沉浸。
就个人来说,戴VR眼镜半小时到一小时我还是可以接受的,长期肝FPS游戏的经验让我对VR还算适应,但时间更长就不太行了,有点闷,有点热,还有点重,一脸的眼镜印子。更重要的是,实时在线VR内容并没有太多能让我真的长时间沉浸,要么很无聊,要么码率很低,画面粗糙,难以沉浸,需要下载的,就不太连续沉浸。
小扎和微软(右上)的元宇宙DEMO都是开会场景,对比下科幻片里的开会,可见目前“全球最领先”的VR会议规格还有点差强人意。
人和人的沟通,除了语音,还有大量的信息会通过表情、肢体语言传递。虚拟化身,尤其是纸片或塑料感的化身,本身就丢失了许多信息,化身聊胜于无,极端情况下还容易作假和误导,化身给到的互动感还不如直接开摄像头。考虑这个视频会议加强版配置:人坐在有2个摄像头的会议空间里,两个摄像头足以构建人眼可感知的立体影像,拍摄1080P高精度图像,5G、6G高带宽低延迟传递,实时渲染还原,这样的高端会议设备...肯定会很贵吧,但我觉得比用塑料小人代替自己更靠谱一些。就最近,谷歌公布了他们在2021年五月份时的“3D聊天室”Starline的论文,即使从“科幻”的标准看,这还是个原型机,但有内味儿了。
。
在虚实交互的动作捕捉方面,我想提一下我肝了一年半的Switch健身环,只需两个手柄,一个在环上,一个在腿上,就可以完成几十种健身动作的检测,实测精度还比较灵敏,稍微旋转和晃动,屏幕上的小人都会有相应角度和速度的响应,有简单的震动力反馈。这不失为一种相对可行的民用动作捕捉设备,比起电影级和3A游戏级的投入小多了。如果觉得两个手柄的采集点不够,可以用4个,双手双腿都带上,再不够按身体主关节配点,10来个采集点,做成一件背心,一条九分裤穿着,差不多应该足够搞一下《神庙逃亡》《古墓丽影》《赛博庞克2077》甚至《实况足球》这种相对来说沙盒化,有一定路线和动作套路的游戏,甚至绰绰有余了。参与感和趣味性有了,如果拿来对应苛刻的竞技,可能还缺了点火候,容易作弊或者不够精准,手柄或手套上简单粗暴的力反馈,显然也提供不了“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这种细腻的触摸体验。
目前无论是手柄还是全身的动作捕捉精度,用于创意艺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非常惊艳的体验。法国艺术家AnnaZhilyaeva在VR里画画的视频网上很多,这些视频是经过精良制作的,人和画融为一体,效果相当炫。但如果用于工业设计,做做概念图和原型应该问题不大,这些都还算是“创意”范畴,如果要出有精度要求的装配施工图,那应该谬之分毫差之千里。
触感设备投入目前还偏少,优先级看起来也没有视觉那么高,大厂有一些原型但还没普及。通过震动和微电流是可以模拟一些反馈,但有些情况下其细腻程度、精度、敏感度,会比较失真、古怪导致出戏。
在高端虚拟人制作方面,英伟达黄仁勋堪称范例,他的14秒虚拟人视频,总共有34个3D美术师和15个软件研究人员参与。如果要实时还原高精度的全景图像,相信也得烧个高端显卡。你可以想像一下头上戴个风扇轰轰响的高端显卡,一脑门汗的转来转去是什么体验。
像前一阵火起来的虚拟人“柳夜熙”,据透露其2分钟的视频,也需要团队一个月的投入来制作。
可以预见,虚拟数字内容需要形成生态,需要有大众能用起来的制作平台。类似Roblox,我的世界这种方块级别的引擎粒度还是有点粗,而Unitiy3D,Unreal这样的还比较适合相对专业的设计师和开发者。普及化的平台,应该有廉价且海量静态动态预制件,像搭乐高一样,通过拖拽、拿放、揉捏完成建模,设定几个控制点来控制动作,还能通过贴图、手绘、AI生成等方式加入一些艺术创意,增加美感。
看了一些旅游、演唱会、交互故事等内容全景视频,除了少数精品大制作之外,很多制作相当一般,无情节,无走位,无沉浸感,就是个3D流媒体短视频。全景导演和演员也需要逐步”网红“”化,现在做短视频的,去试着做一些高精度的全景内容。这些都将会是未来填充虚拟世界内容的能力储备。
对于视觉和动作,目前的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走起来”了,当然要“跑起来”还得好好补充营养。无论是虚拟世界建模还是全景视频,也许很快就会有一些可用的开源或商业引擎和制作工具流行起来。这对才情横溢,创意非凡,但在很卷的现实里举步维艰的人,也许不失是新的机会,前提是,这个人真得是有才,否则到哪都是韭菜或流量垃圾。
更尴尬的是在味觉、嗅觉方面,技术尚不成熟,边界比较敏感,虽然有了一些研究,或者“电子烟”也算吧,但如果做不到通过电信号去大脑,而是使用舔、嗅等“传统”的生理性输入,体验未必好,成本尚不可知,在健康、卫生方面还会存在很大的问题。预计很长时间内,味觉嗅觉的虚拟化程度一直会很浅。
在数据、计算、网络这些“水和电”基础设施方面还没有完全落实。很多人说起元宇宙体验,仿佛就像是打开龙头接自来水一样简单,毕竟他们不需要自己去做。其实水从抽取到最终淋在你手上,经过了无数的环节。有没有想过,如果人脑的记忆全部存盘,需要多少空间?从人的记忆里训练出一个虚拟人,需要多少算力?把全景语音和图像从世界一端瞬间传到另一端,需要怎样的低延迟网络?又需要怎样的GPU渲染复现?Meta和微软的VR会议室都限制一定的人数,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能力有限,无法同时处理和渲染太多的人。上个月看新闻,有个大厂的云计算可以调度10万级集群的CPU,经过优化的网络延迟极低,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服务指标,让人印象深刻。
IT资源确实相对廉价,但并不是没有成本,包括现在有的区块链,都要“烧GAS”。如果忽略资源成本的计量、控制和平衡,要么是工程失效,根本撑不起亿级用户规模的元宇宙;要么是体系失衡,如果金元玩家有更豪华的设备、更快的网络、更大的云存储,更优先的消息队列,贫民玩家会怎么活?
最后,在电池技术几乎被锁死的今天,如果你整天保持不插电的沉浸,又需要多大的电池才能长时间续航?
这些也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问题,只需要足够的投入,不是代际级别的技术鸿沟(比如完全的脑机、上传记忆、电池什么的),早晚会迭代出相对让人满意的产品,代际技术只能期盼基础科学家们爆脑洞了。在既有技术基础上,即使是要一行行代码把《头号玩家》这种世界写出来,也并不是不可能...一切都在于成本,还有时间。
一个崭新的领域初期,技术只是原型、雏形,有的技术已经可用,有的技术还不成熟或干脆不存在,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也应该接受。在没有达到完美的过程中,提供向下兼容的体验和上不封顶的奢侈配置,都可以有。广义的元宇宙,不应该拒绝用手机、PAD接入,从LowPoly多边形到高保真拟人拟物任君选择,技术和体验上可以有广泛的兼容性。
但在话术和宣传上,不倾向去“兼容”太大的忽悠尺度。在这个阶段,绘制技术无所不能的远景,言必称“未来已来”,是一种“鼓舞”,还是“忽悠”?
作为一个顽固的反鸡汤分子,我承认当我听到浮躁的声音确实不是很舒服,但我还能忍。因为对一些埋头搬砖、负重前行寂寞技术人(还一不小心会成为炮灰),他们确实偶尔需要一点鸡汤补补。如果这些鸡汤实质上有给技术探索带来鼓舞和好处,比如让更多人来关注、共建、投资,我认为是好事。
反之,如果是指鹿为马、挂羊头卖狗肉、虚标技术能力、做到一分说十二分,无底线吹嘘来收智商税割韭菜,吃相难看、违反公序良俗,甚至会给扎实做技术的群体造成负面声誉。这就要警惕了。
比如出问题会要人命,但又嘴硬不肯承认是“辅助驾驶”的所谓“自动驾驶”,就是其中的典型。
七.科幻
元宇宙的称谓来自科幻小说《雪崩》。我认真的读了,因为它写的实在有点崩,作者的倾泻欲很不克制,行文啰嗦臃肿,读起来很难受,600页的书,脱脱水200页应该就够了。其中的“点子”并不新鲜,我只觉得他很吵。坦率说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人把这本书当做鼻祖。也许主要是Meta+Verse这个词弄的够大气,够FLAG化吧。
优秀的赛博庞克、虚拟现实小说非常非常多,而且年代都比雪崩早。我最喜欢的是弗诺文奇《真名实姓》,生动且澎湃的描述了一场赛博庞克“巫师”之间爆发的世界大战,经典中的经典,而且篇幅不长,精悍有力,和罗里吧嗦主次不分的《雪崩》形成了鲜明对比。无比推荐。
另一个典型是日本作家冈岛二人的《克莱因壶》,用层层叠叠的“梦境”,发出了“什么时候你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假的”这种灵魂拷问,结构巧妙极其烧脑。据说这本书影响了30年后的《盗梦空间》。值得特别提一下的是,书里用一个覆盖人体全身通达五感的装置,让人得以彻底陷入到虚拟空间。
前面提起过的特德姜,他的笔下充满禅意和诗意,讨论哲思和宿命,他写的是文科生式的科幻。他的《巴比伦塔》和《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其实就说的是人类在虚实之间的伦理挣扎,非常细腻,非常到位。
弗诺文奇还有一本《彩虹尽头》,这本书着眼的是增强现实,人们穿着增强衣和AR眼镜,在一个到处装满传感器和虚拟装置的小森林和恐龙来一场刺激的追逐,老人家通过辅助设备学习新知识和恢复身体机能,而不怀好意的特工和黑客,针对生物脑控武器展开抢夺战...
个人更偏好这种增强现实版本的“元宇宙”,在未来,我们看到的每一块平面都有可能是屏,身上有多种形态、可见或隐藏的传感器,帮助我们感知环境交换信息增强感官,而个人防火墙能给我们全面的保护。透过AR眼镜或电子虹膜,我们看到树上有真实的小鸟在盘旋,听到它们天籁的歌唱,也有虚幻的龙在街边路过,全息歌手在小花园里弹唱……
而完全的虚拟宇宙是什么体验?这个科幻小说得这么写:一个Matrix里出生的人,从小看到旁边的人是大头细胳膊细腿的火柴人,低头看自己也是几条线组成的人,整个世界都是简笔线条画组成的,他觉得岁月静好。当他被拔掉插头,看到真人其实是有血有肉的,他再回元宇宙里想拯救大家,然后被Smith干掉了。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寓言:帕拉图的《洞穴之喻》。
这里我做了一个极端设定:这个元宇宙计算能力很低,只能渲染出火柴人和简笔画,并让人相信那是真实世界的样子。对在元宇宙里原生的人,没有问题,因为他只看到过那样的世界;但对于在真实世界独立生活过的人,那就不了他~无论算力如何强大,人类加硅基机器的力量,都不可能拥有整个大自然万物所有一切完整的能力,人类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经验,本能的发现极其细微但违和的BUG。
为人类试图构建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条绝路,因为没有什么能比真实更真实。正确的写法,是明确告诉人们,这就是虚拟世界,它看起来可能挺熟悉,但风格更酷,有许多设计感爆棚的元素,人们可以违背自然规律,在这里拥有别具一格的体验,或者干脆就是增强现实。总之,不用想一些不自量力的事情,最后徒劳无功的搞出一堆恐怖谷效应。ps:帕拉图洞穴之喻还可以往上走两层,直到怀疑人生...
至于记忆保存,永生不死,参考英国小说家理查德摩根的《副本》读起来口感不错,有B爽级片的味道...
还有很多很多,《神经浪游者》,《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简直罗列不完。赛博庞克/虚拟空间,本来就是科幻小说家们最爱的主题。
优秀的赛博朋克电影也挺多的。银翼杀手电影上映于1982年,黑客帝国,盗梦空间,尊尼的记忆术,比较新的是头号玩家,失控玩家(2021)、超体等等,超体别出心裁的设计了猛烈“嗑药”让寡姐彻底飞升的桥段,挺有意思。
虚拟世界游戏方面,MUD游戏始于上世纪70年代,让我感受到街机上难以比拟的“沉浸”。近一点的有《我的世界》,《第二人生》等。《魔兽世界》因其宏大的世界观和沉浸的体验,个人也把它归入了虚拟世界游戏。这些游戏也许并不是那么纯粹的“元宇宙”,其实游戏也不是元宇宙的全部,但这些游戏让人们“试玩”了虚拟世界观的可能性。
罗列这些,是想说明赛博庞克、虚拟现实或者虚实结合的idea,本来就不是《雪崩》提出来的。科幻这个门类,优秀、经典、持久的作品是在太多了。要找其中共同点的话,每个赛博朋克科幻里,未来世界基本上都很酷,也都挺废土、黑帮、掳掠、颓废……包括雪崩里描写的那个坍塌的世界,也并不很让人愉悦。
我还想说明的是,无论我对元宇宙的态度如何,并不表示我这人不“科幻”,不表示我失却了包容心和想象力。我是一个重度的科幻小说读者,科幻能给我带来大开脑洞的愉悦。作为科幻迷,仿佛我应该对元宇宙充满好感?其实反之,大量的科幻阅读让我已经在“未来幻想”里“沉浸”过,过于熟悉,于是我知道在什么时候采用到什么样的逻辑:在谈工程的时候要懂量化,谈科学的时候不要讲科幻,在享受科幻的时候知道那还不是现实。
我也不僵化的迷信“科学”,科学是在发展的。费曼先生做过题为《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不确定的》的演讲。承认不确定性其实是非常科学的态度。所谓'低头看路,抬头看天',就是在做好手头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的同时,保留畅想幻想、怀疑思辨的能力,反之亦然。
“庄周梦蝶”具有文明的美感,“缸中之脑”有着别致的哲学恶趣味,“费米悖论”其实有过严谨的研究推论,这些术语都充满了思辨的趣味性,包括上面提到过的帕拉图“洞穴之喻”。但注意,它们都不是终极答案,只是猜想和思辨,不能用来说明我们所在的世界本来是不真实的、是虚拟的。拿这些玄学说辞来宣称“元宇宙是人类的最终归宿”或者“人类的下一个100年”,则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营销话术。贸然预测下一个100年,就像1921年的人预测2021年,是个非常搞笑的事情,猜的多总有那么一两条蒙对,但无端的预测就像试图判定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不靠谱,没证据,无共识,无法推断且令人反感。上一个这么干的是福山,他在1989写了一本《历史的终结》,至今一直在被啪啪打脸。
有人会说,当代科学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人总得信点什么,很多科学家最终不是皈依宗教了么。我也同意,但作为专业人士,我建议一个人如果相信什么,就应该试着去探究他证明他,比如尝试去证明你是“缸中之脑”,没有证明之前,我们有可能是缸中之脑,也有可能是其他更好玩的存在,比如一只浩然大龟背着的世界……我们可以接受不确定性,但不应拿着'不确定性'的锤子,去锤眼前“确定性”的钉子,挺错配和浪费时间的。还是该干啥干啥吧。
某种程度上,在谈元宇宙这个命题时看三观合不合,就是看是讲科学还是讲科幻,讲工程还是讲功利,讲哲学还是讲心学,讲虚拟现实还是脱离现实,讲可持续生态还是割韭菜。
八.失控
元宇宙是个世界观级别的话题,构建一个新世界前,会有大量的期盼和想象。技术乐观主义者往往喜欢凯文凯利的《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和《必然》三件套,KK就像一个圣诞老人,在平安夜为人类奉上科技的馈赠,一片祥和,充满了童话般无限可能性,分分钟都是“未来将来'。
我不是技术乐观者,KK的书我会带着疑惑和反思去看;我也不是技术悲观者,我相信改变世界一定需要更多更新的技术;我更愿意去成为一个客观的技术实践者,去研究技术、并合理的使用技术,这本来就是我的生计。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同意技术真的只是整个世界里的一系列组件和工具。技术在构建期显然重要,甚至在某个时间点上技术是引爆因素,但到了产品的投放期、稳定期和运营期,慢慢就会让位与“应用”、“市场”甚至”人性“。
比如1996年震耳发聩的《网络独立宣言》,怎么慢慢的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呢:暴富、垄断、歧视、分裂、反全球化...
人性这个词,广义上涵盖了需求、欲望、文明、族群、宗教,包含了很多种的智慧和愚昧,有大爱,也有血腥和野蛮。我更建议读一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讲一战二战战后国家割据和民族冲突的《战败者》和《野蛮大陆》,以及更多的人文历史经典,能帮人理解为何”分化“是必然、博弈是常态、而“天下大同”总是遥不可及。就算是KK,也认为”乌托邦“不会存在,不过他是从技术发展势能角度切入的,他认为小富即安的乌托邦会让人失去改良技术的动力,仅此而已。
郑重推荐一本书《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我认为这是一本将技术和法律结合的非常好的思考宝典。
看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1”网络是法外之地吗?”2:”网络有国界吗?”3:”现在和未来的现实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吗”?这几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立场侧重。总之,CodeisLaw只是一种幻觉,写代码或者给出需求的是人,不是大自然,大自然残酷,但公平;写代码的人在宇宙里编译物理规则、社会规则、市场规则时,一定会有他们的意图,而且代码还会有BUG,这种Code,显然不应该是Law。莱斯格教授在《代码2.0》里提出提纲挈领的”法律,社群规范,市场,体系结构”四要素,辩证的推演如何”规制”或者”监管/治理”,且对”知识版权,言论自由,隐私保护”持有弹性尺度的平衡之道。这本书论述很多,例子也很多,不一一赘述,建议去看。
书里有心有戚戚的例子说:在传统社会,进入家里还是有门槛的,但在网络时代,这些内容随时穿越家门,投放到每个人的手机上。拭目以待,在监管不严厉的元宇宙,不加节制的的3G业务一定会成为流行的电子,掳掠一大波无法自制,容易失控的人群。
这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或者说,我们努力工作去构建一个名叫元宇宙的未来,我们希望它变成这样吗?
特德姜的《巴比伦塔》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人类出于朝圣&遁世的渴望,往天上修一座高塔,用了众多种族无数代人的时间,一点一点长年累月的往塔顶搬砖,有些人就直接出生和生活在塔半腰上,从没回过现世大地。终于有一天,塔到达了天穹底,人们大胆盲目的开凿,凿出了洪水,夺去了许多人命,只有一个人幸运的穿过了穹底,却发现又回到了起初的荒芜的大地沙漠上……
特德姜写道:'怀着纯洁的目的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在明智地工作。选择远离土地的生活,真的就是一种正确的道路?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去打穿天堂,我们怎能保证不为自己的过错受惩罚?”
好喜欢特德姜的笔锋,深邃,通透,又有一丢丢的调皮和刻薄。
总之,天真的幻想,且对一些事情缺乏必要的敬畏和尊重,那么一旦失控,就不一定是KK描述的那种“失控”了,是真的会很痛那种。
九.迭代
我非常喜欢“迭代”这个词,就把他作为终章。因为我认为人类的发展是没有终结的,多读读历史,会真切的感觉当下的几十年上百年,只是漫长的过去和未来的一小瞬。在我们存活着的每一天,可以设定许多的小里程碑,努力进行帕累托改进,期盼每个新里程碑都能比上一个好一点点。迭代,一步步逼近完善,但接受不完美。
在开篇写过,数字化趋势不可抗拒,但不表示100%的人群把100%的时间和100%的财富都放到“元宇宙”。其实我认同的主要是“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带来的收益,它是不是叫元宇宙,我并不很关心。叫'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数字化社会'的时候,我在写代码,叫'元宇宙',我还是一样写代码。
把数字化这个事情换个名叫“元宇宙”就能形成共识、并引爆资本这种事情……真的不是一个码农能理解和应该理解的……但我坚决的不认可插上营养液管子躺进矩阵这种元宇宙,这种画面让我反感且不寒而栗。简直不用讨论。
和你爱的人,走在清新的风里,去逛冰川草原,去看星辰大海,孩子的脸红扑扑的,笑声特别甜,这不好么?
同时,路线是智能规划的,机票酒店网上订的,每一处都有自动的接待,每个景点都有增强交互学习知识的热点;在旅途休息的时候,我能和地球另一端的朋友全息聊天炫耀全景照片,甚至还能开个身临其境的会处理下工作,这不好么?
人世间大自然就有那么糟糕么?我们不能努力让它变好么?你真的以为在元宇宙里能躺赢么?避免不了人性复杂度的虚拟世界就'一定'一切都好么?
在没有确定性答案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着急二选一么?有迭代尝试去追寻答案的路线么?
未来现实和数字化各占多少,我们可以用八二原则做模型,比如:
20%的人拥抱了元宇宙,把80%的时间放到虚拟世界里。
80%人只在必要的20%场景下会使用元宇宙。
20%的进度条可能会到达21%,22%,依次类推,总之,只要人们还有幻想和梦,别致的“沉浸”能让他们愉悦,以及能改善一些生活,这进度条就会走,但会走很久,甚至有时还会遇到技术或人性的阻力,略微倒退,也许走到某个黄金分割点就达到了平衡,再进一点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哪怕即使进度条到了99%,也会例牌卡住...总之,不太会像特德姜的巴比伦塔一样,捅破边界,人类彻底飞仙或陷入虚无。
在这个过程中,我尊重搬砖实干的人们,他们可以怒肝硬件软件算法,构建基础设施,从音画氛围产品层面去打造'沉浸感'和'参与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良好体验。
也呼吁有道德心的治理设计专家,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怀着人文情怀,本着造福人类的初衷,努力设计周全的机制,查遗补漏,并确保执行。
为实干主义提供支撑的投资者,投资融资,承担风险,我敬仰他们的眼光和胆识
莫名其妙的乌托邦理想国空想家,天天在那里天线宝宝式的憧憬,觉得人类的未来就是彻底的虚拟化,你开心就好。人类的未来可以数字化,只要碳基不灭,就绝不会完全的虚拟化。
如果为了炒而炒,忽悠割韭菜,将风险放大到不应承担的散户手里,然后适时跑路的……鄙视。
最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为何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要做多少努力付出多少代价未来才会变得更美好,更毫无敬畏之心,那么,这个人有可能是韭菜,是代价....
居然有人会看到这里...重复一下脱水版:
画像:全真教版、LowFi版、氪金版、数字孪生版、脑机版、修仙版……
沉浸:沉浸不是因为设备,而是因为内容和情感
数字化:这个世界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数字化,数字原生一代的社交和消费习惯不可忽视
分化:不会只有一个元宇宙,也不会只有一条区块链,就算没有区块链,也别太在意
价值:各有各的价值观,守住底线
技术:技术还在学步,话术已经起飞
科幻:《雪崩》写的略崩。但科幻是好东西,然后,讲科学的时候不要讲科幻
失控:技术乐观派、技术悲观派都没必要,当个技术客观派,读读《Code2.0》
迭代:一点一点来,走走看,给实干的人们一点耐心、给世界一点尊重
以上,就是我对数字化和“元宇宙”的基本态度。
作者:@kentzhang
来源:金色财经
据区块链浏览器TRONSCAN数据显示,过去六周,TRX连续处于通缩状态,通缩量达9216万枚TRX.
北京时间12月8日早间消息,6家加密货币公司的高管将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上午向美国国会作证,而这些高管提前表示,在对数字资产实施新规则时要谨慎行事.
大家好,我是团子,价值投资虽然不能保证我们稳步盈利,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
作者:?0x13 「垃圾OpenSea。」昨晚的NFT社群热闹极了,OpenSea又被骂了。起因是美国头部网约车企业LyftCFOBrianRoberts成为了OpenSea的新任CFO.
在11月30日,Achip&AchairGuild获得了由ShimaCapital、TribeCapital和TessVentures领投的1250万美元私募融资.
撰文:KyleSamani,Multicoin创始合伙人 编译:TechFlow 为什么下一次熊市不会像上一次那样?事实上,我们可能根本没有熊市或者我们可能有半个熊市,不管如何定义市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