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双碳政策下,多地持续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12月20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2022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决定: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淘汰类“一、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十八)其他”中增加第7项,内容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同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指出,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其盲目无序发展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为防止打着新理念、高科技、数字化旗号“穿新鞋走老路”,浙江省纪委监委开展利用公共资源参与“挖矿”、交易行为整治工作。江西省纪委监委针对开发区一些企业违规从事虚拟货币生产等问题,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及时查处纠正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行为。
实际上,自去年5月份以来,挖矿整治持续进行中。去年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指出,金融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信贷政策精准适应市场主体需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实效。会议要求,坚决防控金融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着力降低信用风险,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要维护股、债、汇市场平稳运行,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严惩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9月24日晚间,发改委、央行等连发通知提及整治挖矿及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提及强化新增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能耗双控约束。通知还指出,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严禁以数据中心名义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加强数据中心类企业信用监管。严格限制虚拟货币“挖矿”企业用电报装和用能。严禁对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提供财税金融支持。
此外,要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供电行为。实行差别电价。不允许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参与电力市场。停止对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一切财税支持。停止对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限期淘汰。
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还组织召开虚拟货币“挖矿”治理专题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省区市要坚决贯彻落实好虚拟货币“挖矿”整治工作的有关部署,切实负起属地责任,建制度、抓监测,对本地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进行清理整治,严查严处国有单位机房涉及的“挖矿”活动。
此外,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为实现虚拟币挖矿“清零”目标,已有15个省份开展针对虚拟币“挖矿”的专项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挖矿整治活动的深化,挖矿重心也逐步转移。根据剑桥大学剑桥替代金融中心周三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禁止比特币开采后,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比特币开采国。截至2021年8月底,美国哈希率占全球的35.4%,为4月时数据的两倍多。其次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而中国的哈希率占比已从5月份的44%降至7月的零点,2019年时占比曾高达75%。
不过,随着挖矿活动的逐步转移,包括哈萨克斯坦、科索沃、伊朗等地均为应对电力短缺等问题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包括限制非法挖矿、呼吁对对加密货币挖矿进行紧急立法监管、对加密矿工进行限电措施等。
来源:金色财经
VariantFund联合创始人LiJin近日分享了怎么进入web3行业的建议。非技术人员过渡到web3行业的7个步骤。将职业转移到web3可能会令人生畏,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写代码的人.
DeFi数据 1.DeFi代币总市值:1404.1亿美元 DeFi总市值数据来源:Coingecko2.过去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227.
A16z:AndreessenHorowit基金,过去先后投资了Facebook、Groupon、Skype、Twitter、Zynga、Foursquare.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UBSCRIBE?toUS Wirex美国版本的应用程序将不包含XRP:在一月份推出时,伦敦加密支付平台Wirex不会在其应用程序的美国版本中包含XRP。此外.
去年,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如果一个加密网络,将区块时间加快?10?倍,区块大小增加?10?倍,费用降低?100?倍。那它就赢了.
原文标题:《Web3.0学习笔记第四期:内容创作工具指南》原文作者:木木&一点点虽然我们对?Web3.0?的画像并不清晰,但在拥抱Web3.0的浪潮中.